
如今,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院區,常見通體潔白、帶著藍色指引燈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小胖墩”,在各樓層間穿梭。有的載著密封藥品箱,有的托著標本轉運盒,無需人工引導,便能精準避開行人與障礙,完成院內醫療物資“最后一公里”配送,成為活躍在醫院大樓里的專職“快遞員”。

“過去,病區里的藥品、醫療文書、標本等轉運,全靠護士兩條腿來回跑。現在有了這些‘小胖墩’,效率高了,大家也輕松多啦!”病房里,一名護士指著一臺呼叫過來的機器人說。
作為醫院智慧化轉型的實際舉措,醫院把信息化和臨床需求整合在一起,實現了醫療物資轉運的智能化配送,讓護士擺脫了非護理工作,做到了將時間還給護士,將護士還給患者。

據了解,目前醫院已投入使用8臺智能物流機器人,能覆蓋18個病區,不僅節約了人力成本,還通過路徑優化算法縮短平均轉運時間。
此外,為解決病區臨囑藥品取用耗時長的問題,醫院同步推進病區智能分布式藥柜建設,住院藥房通過信息化系統提前梳理各病區用藥需求,將臨囑藥品前置存放至病區藥柜,相比以往到藥房取藥至少節省了半個小時。雙管齊下為醫護人員“減負松綁”。
“以前每天要花時間跟轉運、取藥打交道,現在‘機器人+智能藥柜’接手后,大家就可以把省下來的時間都用在患者身上,為他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了。”
從“人工跑腿”到“機器人配送”,從“經驗管理”到“智慧運行”,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信息化賦能,讓醫療服務更高效、更精準。
記者 王紅 通訊員 鄭金鐸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