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 本周日開貼
適用于四大類疾病 并非適合所有人
盛夏時節,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傳統中醫診療將迎來好時機。昨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中醫院、河南省中醫一附院、鄭州市中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獲悉,今年的“三伏貼”治療將于7月20日正式開啟。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的特色療法。“三伏貼”是趁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的夏季三伏期間,選用具有辛溫、祛寒、通經等功效的藥物制作成貼敷膏,貼敷于特定的穴位上,調整人體陰陽平衡,增強機體免疫力,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預防保健目的。
“三伏貼”主要適合四大類疾病,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支氣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反復感冒等;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等;婦產科疾病,如痛經、宮寒、帶下量多、產后疼痛等多種慢性虛寒性疾病的防治;疼痛性疾病,如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腰椎病、腰肌勞損、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此外,“三伏貼”還可以用于改善亞健康狀態以及針對不同的體質類型進行調理和改善,如畏寒怕冷、疲勞乏力、免疫力低下、養生保健等。
按照計劃,2025年“三伏貼”時間安排為:初伏貼敷7月20日~29日;中伏貼敷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貼敷8月9日~18日;伏后加強貼敷8月19日~28日。
需要注意的是,“三伏貼”的最佳貼敷時間為每伏首日,各伏前3天內貼敷同樣具有顯著療效。其間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按時間表貼敷,貼敷時間可不拘具體某天,療程依次后延。建議連續貼敷3年以鞏固療效。貼敷期間應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忌吹空調,局部出現輕微發熱、瘙癢屬正常反應,若癥狀嚴重需及時就醫。
醫生提醒,“三伏貼”并非適合所有人,禁忌人群包括皮膚破損者、孕婦、2歲以下嬰幼兒、急性發熱患者及傳染病患者。
記者 王紅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