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歷史題材電影《三國的星空》熱映,影片中震撼還原的官渡之戰場景圈粉無數。而這場經典戰役的核心發生地——河南省中牟縣官渡鎮官渡橋村,正借勢成為文旅新熱點。位于該村的官渡博物館內百余件東漢實戰文物,搭配村內保存完好的曹操拴馬槐、喂馬槽及漢井等遺跡,讓家長帶娃從銀幕光影走進歷史實景,沉浸式觸摸1800年前的金戈鐵馬。

電影中,箭雨穿帳的戰爭場面、“火燒烏巢”的戰術博弈,讓大小觀眾都對官渡之戰的真實樣貌充滿好奇。如今走進官渡橋村,親子家庭的打卡路線格外豐富:在官渡博物館主題展柜前,家長指著銹蝕仍存刃部弧度的鐵劍、保留尖銳形態的箭鏃,給孩子講解“這就是電影里士兵用的兵器”;孩子們湊在展柜前,盯著青綠色的銅戈、厚重的斧鉞小聲討論“比電影里的更酷”。

“帶孩子看完電影,就想找個地方讓他直觀感受歷史,這兒既有文物又有遺跡,太合適了!”鄭州家長王女士帶著8歲兒子專程而來,孩子先在博物館記文物筆記,又在拴馬槐下畫速寫,還追問講解人員“曹操真的在這棵樹下拴過馬嗎”。據館方統計,電影上映后,博物館及周邊遺跡日均客流量較此前增長超60%,其中親子家庭占比達四成,較往常翻了一倍。

為更好服務親子群體,官渡博物館除延長開放1.5小時、增加“電影與歷史”主題講解外,還針對性推出“小小歷史講解員”體驗活動,讓孩子通過模擬講解加深認知;同步籌備的5D展廳,也特別設計了適合兒童的互動環節。當地文旅部門還串聯起“博物館+拴馬槐+喂馬槽+漢井”的親子研學路線,未來將新增文物拓印、兵器模型拼裝等體驗項目。

“電影讓歷史‘活’在銀幕上,我們要讓歷史立在土地上,更走進孩子心里。”官渡博物館館長李書嶺表示,這些遺跡與文物共同構成了官渡之戰的“活史書”,能讓家庭游客在逛玩中真正讀懂這段歷史。

記者 張朝暉 通訊員 徐少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