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河南省“十四五”時期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總體情況。
“十四五”以來,河南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2020年55.43%增長到2024年59.22%,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由8.46個百分點下降到7.78個百分點,全省新增城鎮常住人口287萬人,城市數量達38個。
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75萬人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持續放寬鄭州中心城區落戶條件,全省基本實現“零門檻”落戶。自我省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以來,累計制發居住證超580萬張,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對非戶籍常住人口覆蓋范圍顯著擴大。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十四五”以來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75萬人,提前實現500萬人的規劃目標。
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不斷健全,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7871萬人、1149萬人、1134萬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基本醫療保險加快實現應保盡保。
依法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不斷完善入學政策、推進實現新生入學報名“一網通辦”、增加公辦學位。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1423.68萬人,隨遷子女在校生93.73萬人,占在校生總數的6.58%,就讀公辦學校比例達94.13%。
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487個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功能品質明顯提升。全省累計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487個、完成投資10918億元,更新改造地下管網1.56萬公里,新增供暖面積1億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18.4平方米;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51萬個、惠及群眾174萬戶。打造了一批完整社區、美麗街區、活力片區,有力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和現代化河南建設。
統籌推進保障性住房、“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省重點民生實事。“十四五”以來,全省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74萬戶,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88.8萬套,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9萬套,開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近1.4萬套,保障城市低收入群體住有所居,吸引集聚新市民、青年人創新創業,增強城市發展動力活力。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累計建成73座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縣域GDP占全省比重近六成
推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全省行政村和2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硬化路全覆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4%,行政村5G和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均達100%。推動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城鄉統一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制度穩步建立。截至8月底,全省建成174個縣域醫共體,行政村和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
深化縣域放權賦能、省直管縣財政、一縣一省級開發區“三項改革”。2024年河南全省102個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常住人口分別達到3.73萬億元、6617萬人,占全省比重分別達58.7%、67.6%,成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強大支撐。
鄭州都市圈發展能級加快提升
優化城鎮體系,堅持規模和質量雙提升。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為龍頭,以洛陽、南陽副中心城市為帶動,以鄭州都市圈為抓手,以城鎮協同區為支撐,“一主兩副、一圈四區、多點支撐”的城鎮化發展格局全面形成。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綜合競爭力增強,經濟總量基本保持年均跨越千億元臺階態勢,2024年鄭州經濟首位度超23%,常住人口較2020年增長48.6萬人。鄭州都市圈發展能級加快提升,印發實施都市圈發展規劃和交通、產業、公共服務、生態、水利、能源等專項規劃,鄭開城際鐵路貫通運營、125項高頻政務服務實現“雙城通辦”,“鄭好辦”牽手“汴捷辦”“洛快辦”“放新辦”等政務服務平臺實現跨城云互通。2024年鄭州都市圈以占全省15.6%的國土面積,集聚全省近30%的人口和近40%的經濟總量,加快成為服務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前沿陣地。
本報記者 孫雪蘋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