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系列第八場主題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河南省“十四五”時期建設公共衛生體系的總體情況。
“十四五”以來,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質提速。截至2024年底,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2.07%,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為2.47‰、3.48‰、9.99/10萬,連續多年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堅持以基層為重點 分級診療體系逐步完善
“十四五”期間,河南不斷建設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努力實現“看大病在本省解決,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的頭疼腦熱在鄉村解決”。
一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獲批建設中醫類國家醫學中心,是全國首批3家項目之一;先后爭取5批次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12個、數量居全國首位,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等6個項目分批投入運營。心血管、兒科等9個專科的患者省外轉診率明顯下降,比2020年下降6個百分點左右。
二是建設高水平醫院。依托綜合實力較強的三甲醫院,布局建設了15個省級醫學中心、55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90家縣級醫院達到三級綜合醫院水平。
三是提升基層服務能力。依托中心鄉鎮衛生院提質升級建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119所鄉鎮衛生院達到二級醫院服務能力。村衛生室基本運行經費補助標準由3000元提高到6000元,公有產權占比達到85.31%。實施基層衛生人才工程,平均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注冊全科醫師8人、高級職稱醫師3人。
堅持改革創新 深化醫改和醫學科技創新
河南堅持以解決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為落腳點,努力在基礎性、關聯性、標志性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堅持公益性導向,推動建立健全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機制,組建180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行行政、人事、財務、業務、用藥、信息、后勤“七統一”管理。積極推廣三明醫改經驗,選擇5個省轄市作為攻堅示范市,率先在政府“六項投入”保障、編制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方面創新突破。
二是堅持系統謀劃、集成推進,重建省醫學科學院、組建省中醫藥科學院、掛牌省預防醫學科學院,打造全省醫學科技創新生態圈,建設中原醫學科學城,初步構建起了“醫教研產城”融合發展的協同創新體系。
堅持預防為主 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河南持續完善傳染病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機制和重大傳染病疫情救治體系,疫情防控實現平穩轉段,重點傳染病防控形勢保持穩定。基本完成疾控體系改革,獲批建設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組建國家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實現省、市、縣傳染病應急隊伍全覆蓋。促進醫防協同、醫防融合,疾控監督員進駐醫療機構工作實現常態化。腦卒中、高血壓、癌癥市縣級防治中心實現全覆蓋,慢阻肺、糖尿病防治中心實現市級全覆蓋。
堅持中西醫并重 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步伐
河南著力打造科技創新、醫療服務、產業發展、人才集聚、文化傳承“五大高地”。創新啟動中醫優勢專科建設臨床療效評價試點。53個專科入選國家中醫優勢專科項目,66個縣級中醫院納入國家“兩專科一中心”項目。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實現中醫科室全覆蓋,2507個鄉鎮社區建成中醫館,基本實現村村有中醫藥服務。中醫藥文化惠民活動深入開展,“百市千縣”中醫藥市集參與人次達到810萬。
堅持把健康融入政策 增強群眾健康獲得感
我省深入實施健康河南16個專項行動,加快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化愛國衛生運動,深入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推進健康城市、健康細胞建設,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服務保障,連續8年將“預防出生缺陷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農村和城市低保適齡婦女免費宮頸癌篩查和乳腺癌篩查”納入省重點民生實事。圍繞“小胖墩”“小眼鏡”“小星星”“小骨干”及“小蛀牙”創新實施兒童健康“五小”專項行動,推動兒童健康問題早篩早治。積極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支持社區嵌入式托育、幼兒園托班、用人單位辦托等多種模式共同發展。聚焦老年癡呆、聽力損失、口腔疾病、心理問題、營養不良和失能老年人居家健康照護等健康關切,全面實施老年“六健”專項行動,持續擴大老年健康服務供給,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下一步,河南將持續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聚焦“1+2+4+N”目標任務體系,扎實推動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 汪輝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