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風物鄭州 | 鳳凰臺:鳳去臺空只香留

        2025-08-1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鳳凰臺上鳳凰游。全國叫鳳凰臺的地方不少,在鄭州,也有一個鳳凰臺。這里不僅有鳳凰游的美麗傳說,還曾有十里荷香,亦有過稻米流脂。鳳去臺空,而今這里則是茶香四溢,閱盡城市繁華。

        鳳凰臺位于鄭州市金水區,古時,這里是湖邊村落;今天,這里是城市社區。古時,這里景美物豐;今天,這里燈火輝煌。“鳳臺荷香”“鳳臺仙米”“鳳凰茶城”分別寫就不同時代里鳳凰臺的美麗、富足與繁華。

        位于青年路鳳凰茶城附近的鳳凰臺

        憑欄十里芰荷香

        關于鳳凰臺名字之由來,當地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這里有一個湖泊,湖邊住著一只鳳凰,它時常幫助百姓,與依湖而居的人們和諧相處。后來這里來了一條青龍,它將湖水吸干,致使人們沒有水喝,莊稼也日漸枯萎。

        鳳凰不忍見百姓受饑渴之苦,日夜流淚,淚水流入湖中,化作湖水。而當湖水滿時,鳳凰也淚盡而亡。人們為了紀念鳳凰,把它埋在湖邊崗上,并修建了一座臺,稱為“鳳凰臺”。今天在鳳凰臺仍有一座鳳凰亭,亭中有鳳凰雕塑,正是對這段美麗感人傳說的紀念。

        歷史上的鳳凰臺區域確實是一片湖泊。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曾將此地賜予功臣李沖,因李沖曾官至尚書仆射,故此后這里得名“仆射陂”。鳳凰臺就在仆射陂前。李沖在湖中遍植荷花,每至夏日,綠水清漪,荷風送香,成為古代鄭州地區的一大勝景。

        明萬歷年間,曾任戶部主事的鄭州人陰化陽在仆射陂周圍購田建園,他連接仆射陂和鳳凰臺兩大古跡,修建了許多亭臺樓閣、水榭長廊,讓這里成為融自然與文化于一體的美麗別致景觀,吸引眾多文人雅士在此集會,并留下諸多吟詠詩篇。陰化陽在《東山勝地記》中也寫道:“鄭巽隅有鳳凰臺,遙睇山巒,云翠飛動……臺之自北而東,綠柳長廊,碧荷水殿,夏秋間,極目注望,荷香十里。識者擬之為東山勝地。”

        而到了清乾隆年間,時任鄭州知州張鉞在其主持修訂的《鄭州志》中羅列了鄭州八景,鳳臺荷香便是其中一景。張鉞還為之賦詩道:“臺荒不見鳳來翔,路轉回廊得小涼。十里熏風三尺水,紅云擎出翠云鄉。”

        明清時,人們也把鄭州東部這片水域稱為“城湖”“東湖”,然而至清末,湖面漸漸縮減,直至消失。今天,仆射陂、鳳凰臺都已無跡可尋,十里荷香也不復存在,唯留下“鳳凰臺”這個地名憑后人追憶。

        稻花香里說豐年

        荷香是鳳凰臺之美麗,稻香則是鳳凰臺之豐饒。這里土地肥沃、水源豐富,自古便是物產豐饒之地,可謂古時鄭州地區的“魚米之鄉”。

        據史書記載,古時仆射陂魚類豐富,捕魚者甚多,以至于在唐玄宗天寶六年初,朝廷頒發“禁漁令”,仆射陂禁斷采捕,以保護當地生態,并將仆射陂改名為“廣濟陂”。而至宋代,仆射陂捕魚活動仍然很活躍,北宋張舜民曾寫過一首《仆射陂》,記錄自己在這里的買魚經歷:“陂頭下馬問漁者,欲買鮮鱗充晚庖。”

        鳳凰臺最有名的特產當屬“鳳米”。鳳凰臺一帶地勢低洼,水資源豐富,湖水甘甜,非常適合種植水稻,自古盛產大米。根據相關資料,鳳凰臺種植的是一種叫“大白芒”的優質稻種,被稱為“鳳臺秈米”。因其品質極高,如同仙品,所以也被稱為“鳳臺仙米”,民間也稱為“鳳米”。

        明清兩代,“鳳米”是皇家貢品。“鳳米”一年一季,產量很低,畝產只有100多斤,加上只能在鳳凰臺一帶種植,種植面積小,所以非常珍貴,每年成熟后,大部分作為貢米被送去宮廷,民間很少流通。明嘉靖《河南省志》曾記載:“粳,稻屬,八府皆有之,出鄭州者佳。”1929年劉景向總纂《河南新志》亦記載:“鄭州之米以鳳凰臺為最佳。”

        據鳳凰臺老村民講述,“鳳米”潔白瑩潤,米粒很長,一頭大一頭小,就像鳳凰的眼睛,有“三粒一寸長”的說法。“鳳米”蒸熟后顆顆直立,清香如桂花,口感獨特,非常好吃。也曾有人想把“鳳米”移種到別處,卻在哪里也種不出鳳凰臺大米的品質。

        20世紀50年代以后,鳳凰臺大米種植面積逐漸減少,后來隨著鄭州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鳳凰臺大米徹底消失。

        鳳凰臺基座旁《鄭州志》關于鳳凰臺的記載

        茶香溢處盡繁華

        今天,我們乘坐鄭州地鐵3號線,從鳳凰臺站下來,所見是高樓大廈、商鋪林立、車水馬龍。鳳凰臺街道、鳳凰臺社區、鳳臺路、鳳凰臺南花園、鳳凰茶城……今天這里有太多地名從“鳳凰臺”而來。

        鳳凰臺在明初聚為村落,這里物產豐饒,自古富足,今天仍是城市的繁華一隅。改革開放以后,鳳凰臺從稻香飄溢的鄉村一步步變為繁華街市,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市場相繼開業,這里商業氛圍越來越濃,村民變為市民,生活越來越好。

        鳳凰茶城可代表今日鳳凰臺的發展。2014年,位于鳳凰臺街道未來路上的鳳凰茶城開業,這一次,古老的鳳凰臺將用“茶香”續寫輝煌。經過幾年發展,鳳凰茶城已成為集茶葉、茶具、茶家私、餐飲、茶主題精品酒店、休閑旅游等業態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商業廣場。這里匯聚眾多茶葉種類和品牌,融合多種業態,有著獨特的茶文化氛圍,已形成“茶產業+茶文化體驗+夜間經濟”生態鏈,成為中原地區茶文化商業的重要地標。

        從荷香到稻香再到茶香,鳳凰曾棲于此也許只是傳說,但每個時代的鳳凰臺卻都會飛來“金鳳凰”,或美景無邊,或物產豐饒,或商業發達。鳳凰臺從古老走到現在,未來,這里一定會繼續引來“金鳳凰”,在新的馨香里締造新的繁榮。

        本報記者 袁帥 李宇航/文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李佳露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