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大國工匠”、非遺高浮雕傳拓技藝傳承人李仁清做客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帶領“商都沙龍”的小觀眾們收獲新秋第一課,親身體驗千年非遺技藝,將沉睡在歷史中的石刻紋路,喚醒于方寸宣紙之上。
宣紙輕覆,拓包蘸墨,手腕輕點……在小觀眾們一雙雙眼睛的注視下,李仁清為在場的觀眾剖析其獨門絕藝——高浮雕傳拓的復雜工序,詳細解讀了選紙、悶紙、精準上紙與裁剪、多層次上墨、揭取、粘接、修復、復被直至最終裝裱的完整過程,其精妙之處令人嘆為觀止。
本次沙龍不僅是對非遺技藝的展示,更是一場關于“時間魔法”的現場教學。觀眾們屏息凝視,看著一張普通的宣紙如何經過悶、覆、刷、捶,神奇地貼合在冰冷的石碑或立體的高浮雕上,精準勾勒出每一道細微的凹槽與凸起。“原來一張紙不僅能拓下文字,還能如此逼真地‘復刻’立體的石獸、佛像!”一位觀眾的由衷感慨,道出了現場眾人對這項古老技藝所蘊含智慧與精度的深深折服。
了解相關理論之后,大家興致勃勃地參與了實踐體驗環節。無論是初次上手的小朋友,還是對傳統文化充滿興趣的年輕人,都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上紙”“捶打”“上墨”的步驟中。當墨色在精心覆蓋的宣紙上逐漸暈染開,石碑上的文字或紋飾一點點清晰浮現時,驚喜的笑容在每個人臉上綻放。“每次商都沙龍都能給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這次親手做拓片真正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這項技藝的美妙!”粉絲們興奮地展示著自己的新秋第一拓。
金石傳拓,拓古傳新。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感受數千年文明的魅力,親手傳遞文脈溫情。活動結束后,意猶未盡的小朋友們結伴參觀了另一項非遺主題“故宮百年”云錦特展,享受輕松愉悅的文化假期。“商都沙龍”將持續致力文博教育,在鄭州這片煥發古今文明勃勃生機的土地上和每一個孩子的心田中,不斷播撒文化的種子,收獲豐碩果實。
記者 左麗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