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科普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9月,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修訂后首個全國科普月,當人工智能的浪潮與青少年的奇思妙想在鄭州碰撞,當“鄭州智造”的硬核科技與科普的溫度同頻共振,我們正站在科學普及事業承前啟后的嶄新節點。
本報今起開設“聚焦首個全國科普月”專欄,記者將走進科普活動一線,用鮮活的筆觸記錄科學普及的生動實踐,深度挖掘活動期間的典型案例和工作成效,展現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翼齊飛的鄭州圖景。
小朋友們觀看精彩科學實驗
昨晚的鄭州科技館人聲鼎沸。
8月10日晚,作為2025年全國科普月“千館并進筑基科素”聯合行動的重要一環,鄭州科技館開展“探館聯動活動”“科學創意嘉年華”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學之夜”專場活動,為公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盛宴。
“選我,我要嘗一嘗。”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在鄭州科技館一層大廳“星河”屏下響起,這里正開展著“極寒之旅” 科普秀活動,里三層外三層的觀眾將展臺緊緊圍住,現場氣氛熱烈到了極點。
“大家看,這零下 196℃的液氮,威力可不小,能讓鮮花和棉花糖瞬間變成脆生生的‘冰雕’。”鄭州科技館科普秀負責人張萌萌戴著手套,搭檔同事在展臺上用盛滿液氮的保溫壺,依次將鮮花和棉花糖浸進壺里,接觸液氮后鮮花由軟變硬、一碰即碎。“冒著白霧,吃起來冰冰涼涼的。”前排的小朋友牛牛分到了液氮棉花糖,興奮地說吃起來好像冰淇淋一樣。
當零下196℃的液氮遇到零上100℃的開水會怎樣?活動迎來了本次科學秀的重頭戲——“液氮大爆炸”實驗,張萌萌將開水倒入裝有液氮的桶中,冰與火瞬間碰撞,“嘭”的一聲,一團巨大的白色云霧騰空而起,驚呆了現場的家長和小朋友們。張萌萌表示,科普秀互動性很強,而且參與度很高,“液氮實驗”貼合生活實際,可以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深切感受到科學的無限魅力,點燃孩子們內心的好奇之火,培育他們對科學的熱愛與向往。
今晚的“科學之夜”不止于趣味十足的科普實驗,一場 “科學觀影”《錢學森》和科普劇《以科學之名,鑄國家脊梁》,同樣讓科學的精神與力量在舞臺間傳遞。“看到錢學森爺爺沖破重重阻礙毅然回國、投身國家的畫面,非常打動我。”在經開區上四年級的岳同學,跟著她好閨蜜一起觀看后表示,“我為祖國感到自豪,我們要好好學習,希望長大后也要為國家作貢獻。”
記者現場了解到,“科學之夜”還安排了“科學闖無限”任務打卡環節,帶著5個問題前往科學展廳探尋答案,完成任務前10名者可獲得一張“幸運卡”,體驗科學工作室科學課程一次。“打卡差不多花了我40分鐘,過程還是非常有意思的。”開學即將成為初一新生的邢同學表示,接觸到更多科學實驗可以幫助在學校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知識。
“3000張夜場票秒搶完。”鄭州科技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除周末正常預約人數,還額外投放3000張“科學之夜”觀影票,延長科技館閉館時間,希望能滿足更多人親近科學、感受科學魅力的需求。
此次鄭州科技館的“科學之夜”專場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科普秀、科普劇等形式,讓公眾近距離感受科學的魅力,激發大家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未來,鄭州科技館還將繼續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為提升公眾科學素養貢獻力量。
記者 劉盼盼/文 徐宗福/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