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任光:硝煙中屹立的“民族號手”

        2025-08-1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梧桐掩映的上海市衡山路811號——《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紀念館(百代小樓)內,回蕩著慷慨激昂的抗戰歌曲。參觀者肅立瞻仰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左翼音樂工作者的一組肖像照,其中一張為抗日英烈、音樂家任光的遺照。

        任光,浙江嵊縣(今嵊州市)人,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學習鋼琴調音技術和作曲。歸國后,他擔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部主任,與田漢、聶耳等一同參加左翼進步文藝活動,并成為左翼文化團體——音樂小組的一員。

        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任光以音符為子彈,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的文藝宣傳工作。1934年,任光作曲、安娥作詞的電影主題歌《漁光曲》,因同名電影的熱映,轟動一時。這部反映當時中國底層民眾生活狀況的影片,也揭示了任光一貫的藝術主張。他堅持,作曲家必須去體驗中國勞苦大眾的生活,才能用大眾最熟悉的聲音來作曲。

        1935年,抗戰影片《風云兒女》首映,任光在百代唱片音樂部、電通影片公司合唱團,直接推動了電影中男聲小組唱《義勇軍進行曲》的錄制和傳播。投身抗戰洪流,他還曾到法國、東南亞等地,在華僑華人中開展抗日歌詠活動,無數次指揮人們唱響《義勇軍進行曲》,讓中國人的抗戰之聲傳到世界各地。

        在他向海外普及的抗戰歌曲中,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打回老家去》,作曲者“前發”,就是任光的筆名。“東北同胞快起來!我們不做亡國奴隸,打回老家去,打回老家去!”這首直抒胸臆的救亡歌曲,表達了不愿做亡國奴的強烈意志,反映了中國軍民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

        1940年,任光應葉挺將軍之邀投筆從戎參加新四軍,為鼓舞士氣,他在行軍中創作了一批音樂新作。翌年,在皖南事變突圍戰中,任光不幸被流彈擊中,壯烈犧牲,年僅41歲。當時的進步報刊稱其為“民族的號手”,葉挺更是贊譽他為“中國的音樂之星”。

        據不完全統計,任光二十余載的音樂生涯中,創作、灌錄、推廣的左翼音樂作品有四五十首,他還創造條件支持聶耳等進步青年,成為全民族抗戰史上的一段佳話。

        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一場主題特展正在上海《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紀念館(百代小樓)三層舉辦,來自聶耳家鄉云南昆明的一批珍貴文物史料,生動展示了抗戰烽火中任光與聶耳之間深厚的革命創作情誼。

        據新華社上海8月10日電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李佳露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