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走進城市智庫 | 中豫飛馬:新材料“蓄”出新力量

        2025-08-1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電池蘊含著怎樣的新科技?

        從動力電池到儲能電池,從液態電池到固態電池,從人們熟知的鋰離子電池到儲能領域“新星”鉀離子電池……走進中豫飛馬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鄭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豫飛馬),中試平臺高能運轉,一款款“含科量”滿滿的新能源電池產品從這里走向市場。

        2024年2月,由鄭州市人民政府、武漢理工大學、中原豫資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中豫飛馬成立,主要聚焦儲能材料與器件等領域,定位為新材料中試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基地。中豫飛馬成立一年多來,探索形成了以人工智能為支撐的新材料開發范式,已獲批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河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等。目前科研成果轉化率達67%,孵化6家科技企業,擁有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4項,推動新型鉀離子電池等眾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科技人員正在創新中心實驗室工作

        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

        創新“雙輪驅動”

        “中豫飛馬是河南省首家由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參與組建的一流大學研究院運營實體,目前初步建立了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資本賦能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運行的新機制和新模式。”中豫飛馬黨支部書記、執行董事李堅偉說。

        李堅偉介紹,與鄭州大多數一流大學研究院不同,中豫飛馬采用公司化運營,建立了四方股東并有技術團隊參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運營體制,構建了政府引導、高校參與、國企支持的創新發展模式。“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有機結合,破解了科技成果轉化中缺少資金轉化和市場場景應用的難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中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等要素的高效配置,推動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我們與其他一流大學研究院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其他一流大學研究院一般有很多團隊,分別聚焦多個領域的研究,而我們只有一個團隊,主攻儲能材料、器件、系統、裝備及其檢測等領域,再通俗一點講,我們只做電池這一領域。”李堅偉說。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排名全國前列,在新材料領域擁有深厚的學科背景。中豫飛馬正是基于武漢理工大學在儲能材料領域雄厚的研發實力,致力于推動相關科技成果轉化與孵化。同時,中豫飛馬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重點實驗室、三亞科教園基地、湖北隆中實驗室等實現技術、人員、設備共享,形成了先進高效的研發模式。

        在人才引育上,中豫飛馬創新構建“科學家+工程師+金融家+企業家”的四維人才架構,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中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等要素的高效聯動。截至目前,中豫飛馬已組建由33名高水平人才組成的專職團隊,雙聘柔性引進國家及省部級高層次人才19名,并引導雙聘人員將最成熟的科研成果導入轉化。

        同時,依托武漢理工大學在人才、科技、校友等優勢,中豫飛馬構建了“人才+技術+校友”的招商引資新模式和招商引資新型平臺,吸引相關產業落地河南,推動河南新質生產力發展。

        高能中試平臺

        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攪拌、涂布、輥壓……在中豫飛馬全程1‰干燥房固態電池中試平臺,可以生產制作軟包電芯和圓柱電芯兩大類產品。電芯是電池的核心儲能單元,產品在大規模量產前在此進行中試,中試成功后,基本就可以量產。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過程,中試則是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關鍵環節。中豫飛馬的定位正是中試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基地,致力于從1到N實現科技成果的工程應用和產業化。

        “我們采取兩地協同運營方式,除了鄭州中心,還有武漢分中心。”武漢理工大學副教授、中豫飛馬總經理王選朋說,武漢理工大學負責研發,武漢分中心負責小試,鄭州中心則負責中試和產業化。“換句話說,武漢理工大學負責從0到1,武漢分中心負責從1到10,鄭州中心則負責從10到100、1000。”

        圍繞新材料行業“材料開發+材料分析檢測+工藝生產”的全流程,中豫飛馬購置先進檢測設備,搭建高能中試平臺,目前已初步建成新型高性能儲能材料中試平臺、全程1‰干燥房固態電池中試平臺、“材料—器件—系統”全鏈條測試驗證平臺、高端儲能裝備與系統智造平臺、人工智能合金材料開發平臺等五個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的中試平臺,為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提供了關鍵支撐。

        “我們當前在研項目有4個,分別為新型準固態電解質材料、正極補鋰劑關鍵材料、石墨烯關鍵材料和高能量密度電芯,均為河南省首批次的新材料。”王選朋說,下一步,中豫飛馬將繼續購置先進專用設備,用于河南省新材料分析檢測中心、新型電池材料人工智能垂直模式實驗室的建設,為河南省新材料行業提供材料分析檢測服務、問題解決方案,助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市場。

        孵化科技企業

        加速科技成果走向市場

        麥航(鄭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長續航低空無人機新型高能量密度固態電池制造企業,這家位于鄭州高新區的科技企業正是由中豫飛馬孵化。目前,中豫飛馬與麥航新能源正在開發一款超高能量密度的鋰金屬固態軟包電池,用于工業無人機。它能夠使工業無人機的續航提升1.5倍,壽命延長1倍,并且可以實現快速充放電。

        “電池種類繁多、應用廣泛,從用于太陽能、風能發電的儲能電池,到用于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再到用于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電池,我們始終圍繞電池這一領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孵化引入相關企業,加速科技成果走向市場。”王選朋說。

        2024年2月成立以來,中豫飛馬秉承邊建設、邊轉化的工作思路,協調各方資源,依托武漢理工大學豐碩的科技成果,目前已在鄭州孵化引入科技企業6家,助力鄭州打造新型儲能產業鏈和人才集聚高地。

        除了麥航新能源,中豫飛馬還孵化出了全球首創、國內唯一、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鉀離子電池,產品主要用于兩輪電動車等,使電動車續航能力可達130公里以上。

        此外,中豫飛馬技術賦能鄭州新云錦特導公司,使其成為全球首家人工智能正向開發并量產高溫銅基復合導線企業;引入孵化河南省首家生產電池用高端單壁碳納米管的高科技企業河南金百納納米材料有限公司;引進超長待機內窺鏡供能系統及關鍵材料項目,孵化新材料與醫療器械交叉產業領域無線內窺鏡生產企業藍麒芯辰(鄭州)科技有限公司;推動湖北大力儲能落地河南,開發河南首款短流程制備全釩液流電池產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在鄭轉化落地,鄭州新型儲能產業“蓄”勢待發、“蓄”力而為,為鄭州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注入了更強勁的能量和動力。 

        本報記者 李宇航/文 周甬/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李佳露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