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尋訪抗戰印跡 傳承復興力量 | 南嶺新村:紅色文化鑄魂 綠色產業富民

        2025-09-0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南嶺新村位于鞏義市小關鎮南部山區,是一片飽含革命記憶的土地。

        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豫西抗日獨立支隊的重要聯絡站之一。那段歲月雖已遠去,但紅色基因早已融進南嶺新村的血脈,轉化為強大的精神動力,引領村莊走向新的輝煌。

        匯聚發展力量 村莊華麗轉身

        80年前,革命先輩依靠堅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意志,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據地,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而今,穿越時間的長河,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依然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當地群眾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鄉村振興。

        過去的南嶺新村,產業單一、集體經濟薄弱,村民收入主要依賴傳統種植。為擺脫貧困,村黨總支帶領全村群眾以堅如磐石的決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忍不拔的毅力,通過發展綠色產業和集體經濟雙輪驅動,推動村莊實現華麗轉身。

        該村黨總支書記李國振告訴記者,2009年,村里成立綠源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400余戶。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合作社種植的小麥、玉米、紅豆、核桃相繼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并入選全國名優產品目錄。村里已有多戶脫貧家庭年收入提高了2000多元,有的年輕人甚至返鄉創業,在食品加工和鄉村旅游中找到穩定崗位。

        文旅融合添彩 鄉村畫卷鋪展

        南嶺新村的蝶變,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更體現在生活品質的全面提升。過去泥濘不堪的山路,如今已修建成47.2公里的通村道路和登山步道,太陽能燈、4G網絡、供水和電力設施一應俱全,祖輩們的“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信息閉塞”徹底成為歷史。

        2021年,在鞏義市小關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南嶺新村利用閑置宅基地,啟動“豫西抗日獨立支隊虎腦聯絡站舊址博物館”建設。歷時10個月,一期項目落成。開館以來,已有90余批次黨團活動在這里舉行,8萬余名游客前來參觀。

        今年夏天舉行的首屆“云上南嶺鄉村文化節”,吸引了近萬名游客參與。全村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4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800萬元,帶動140余名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

        本報記者 謝慶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