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以文明鑄魂 繪制蘭臺新篇 ——鄭州市檔案館2025年上半年精神文明創建紀實

        2025-08-18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接待來館查檔1034人次、開展各類精神文明活動41次、舉辦10多次志愿服務……在鄭州這座兼具歷史厚度與時代活力的城市里,有一群“蘭臺人”,他們以檔案為媒,在守護歷史根脈的同時,深耕精神文明沃土。

        2025年上半年,鄭州市檔案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培育新時代檔案人才為抓手,以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為工作宗旨,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讓精神文明之花在方寸檔案間綻放,在服務群眾中結果。

        黨建引領:筑牢文明創建“根與魂”

        持續建立健全“黨建+文明創建”機制,以黨建帶創建,以創建促黨建,不斷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注入源動力。

        深化理論武裝。年初召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動員會,確立“省級文明標兵單位”創建目標,構建起“館長統籌、分管主抓、處室落實、全員參與”的責任體系;每季度一次的創建工作會,每周一次的主題活動,推動文明創建從曾經“彈性大、約束少的軟任務”,轉變為如今人人主動踐行、大家發自內心的自覺行動。

        廉政教育是黨建的重要底色。6月,全體黨員干部走進河南省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在沉浸式體驗中筑牢思想防線;春節、端午等節前,警示教育會與廉政談話會如期而至,讓“清風正氣” 融入節日氛圍。

        鑄魂育人:鍛造新時代檔案鐵軍

        為讓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兼具“深度”與“溫度”,鄭州市檔案館積極聯動多方資源,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活動。

        今年以來,春節寫檔案主題春聯、元宵舉辦趣味運動會、端午共制五彩繩……這些活動讓干部職工在剪、寫、玩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聯動多方資源,組織黨員走進大河村遺址博物館,觸摸6800年前的文明遺跡,感悟先民奮斗精神;在黃河濕地公園開展“緬懷英烈承精神”清明活動,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聯合社區觀看《八佰》,在光影中重溫革命歲月;舉辦“蘭臺英才”檔案業務培訓活動,邀請行業專家到館開展當代中國口述歷史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的專題講座,拓寬干部職工的業務視野。

        特色賦能:讓檔案成為文明傳播者

        上半年,館內深度挖掘館藏資源,制作“檔案見鄭”“漢畫像磚”等系列視頻,在新媒體平臺以蘭臺視角講述鄭州故事;編撰《省會遷鄭檔案文獻圖集》一書,再現70年前河南省會由汴遷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全過程,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先輩們砥礪前行的見證,真正讓沉睡的紅色檔案“活”起來,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這是檔案特色融入文明創建的生動實踐。

        更令人矚目的是,該館深挖館藏,聯合鄭州市檔案局、中國嵩山少林寺出版《少林寺碑碣選釋》一書,助力其成功申報《世界記憶名錄》。

        6月9日,在第18個國際檔案日到來之際,市檔案局、市檔案館聯合推出“請聽檔案說”主題系列活動,通過“烽火歲月”“依法治檔”“世界記憶”“蘭臺風采”“繼往開來”五大篇章,在綠城廣場,不僅全景展現了鄭州的歷史縱深與時代風貌,并且,從入選《世界記憶國際名錄》的少林寺碑碣(566-1990)中精選30幅佳作,再現鄭州作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的深厚底蘊。同時,進行動漫式法規解讀、重現66幅全市蘭臺人“十四五”以來工作場景、從六個維度講述我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

        躬身為民:人文關懷在服務中閃光

        針對破產企業找不到自己的檔案,無法辦理退休手續的問題,鄭州市檔案館肩負起這項民生工程,把遺落的破產企業檔案梳理整合數字化。截至6月底,共接待來館查檔1034人次,全國檔案查詢平臺94件,電話及鄭政釘查檔820人次,辦理跨館利用3件,喜獲群眾致謝錦旗1面、表揚信28篇;檔案文化宣傳處的講解人員常年堅持節假日為全市群眾免費講解,截至目前,共接待29家單位,780人次參觀,用專業與耐心詮釋“為民服務”。

        志愿服務是文明延伸的“觸角”。3月,志愿者走進滎陽市汪溝村,送去“愛心藥箱”、講解慢性病防治知識;盛夏七月,踐行“一線工作法”,深入汪溝村進行幫扶;高考期間,在十九中考點設立“愛心助考站”,提供飲水、休息區、義務植樹、全城清潔、普法下鄉……10多次志愿服務、41次各類精神文明活動,這群“蘭臺人”用實際行動,讓“人人參與、處處可見、時時踐行”的文明創建氛圍融入到鄭州這座城市的文明肌理中。

        百舸爭流千帆競,勇立潮頭破浪行。未來,這群“蘭臺人”將繼續以檔案為媒,以文明為約,讓每一份檔案都承載文明的重量,讓每一次服務都傳遞文明的溫度,在守護歷史根脈與服務時代發展的征程上,續寫精神文明創建的新篇章。

        記者 陶然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陳靜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