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風物鄭州丨古韻新城 一派繁華在金水

        2025-07-1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金水之名,源于河;金水之脈,系于文;金水之魂,鑄于城。

        在鄭州蓬勃躍動的心臟地帶,金水區如一顆歷經歲月洗禮的明珠,熠熠生輝。它的名字,源自那條流淌了千年的金水河。河水悠悠,不僅承載著春秋名相子產“金水濯纓”的清廉傳說,更如血脈般浸潤著中原大地的厚重文化基因。

        這里既是歷史的容器,深藏著商都文明的古老密碼,讓千年的回響在街巷間低語;又是現代的舞臺,澎湃著中原崛起的磅礴活力,讓創新的光芒在樓宇間閃耀。金水河畔,古韻與新聲交響,傳統與未來對話,共同鑄就了這座城區的生生不息。

        東風渠蜿蜒穿過金水區 范建軍 圖

        歷史之河 穿越千年的文化傳承

        金水區因金水河穿行而過得名,但金水河這個名字又是如何而來?

        鄭國有一個大夫叫子產,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為相數十年,政績顯赫。經過子產的治理,老百姓得到富裕,國家得到富強,但是子產一生非常廉潔。

        據金水區文化旅游體育局2016年出版的《金水文化·名片》“金水河”中記載:在子產執政的26年間,勵精圖治、廉潔奉公,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他去世時,老百姓為了紀念子產,紛紛拿出自己的金銀首飾為其送葬,子產的子女都不接受。百姓便將金銀首飾投到河中,這條河也因為珠寶的絢麗光芒泛起了金色的斑斕,從此得名金水河。

        2500年來,金水河像一條飄帶,由西向東,流淌在鄭州市民身邊,和這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金水河發源于鄭州西南部梅山北麓的老胡溝,經黃龍崗、郭家咀水庫、黃岡寺、金海水庫(現名帝湖)進入鄭州市區,自西南向東北穿城區,最終匯入東風渠。

        金水區因流經轄區、起源于春秋戰國時代的金水河而得名。陽光下泛起的金色光芒,不僅為穿境而過的河流賦予了姓名,也為鄭州核心板塊金水區留下了牽連古今的文化紐帶。

        金水區之名承載了子產的德政傳說與金水河的自然地理特征,同時見證了鄭州從古城到現代都市的變遷,不僅是歷史的回聲,也象征著區域發展的活力與傳承。

        時代聲音 金水區的現代化發展

        千年金水河為血脈,商都文脈在此綿延;以省級行政中樞為基石,河南政令由此生發。

        金水區位于鄭州市東北隅,常住人口166萬,流動人口40余萬,轄17個街道、3個園區(金水科教園區、河南科技園區、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是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協、省軍區和眾多省直單位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信息中心。

        全區以占鄭州市1.8%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市13%的常住人口,創造了全市15%的地區生產總值和13%的財政總收入,更是全省唯一一個被同時納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縣(市)區。

        近年來,金水區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作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主城區和承擔省會政治功能的核心區,金水區正扛穩市委賦予“當好全市發展‘火車頭’、創新‘發動機’”的重大責任,為高水平打造“產創強區·幸福金水”,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蓄能增勢。

        當文明厚度、行政高度、經濟強度、政策銳度在此疊加,金水區已不僅是鄭州的東北隅,而是中原城市群躍升的戰略杠桿支點——以方寸之地撬動萬億未來。

        2024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2185億元、增長4.3%,全市首位度超15%,全省縣區級第一;社消零總額達1071億元,連續3年保持在千億級以上、全省第一;市場主體總量達35.6萬戶、占全市17%,中部城區第一;連續兩年穩居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第18位、全國投資競爭力百強區第9位、全國創新百強區第7位,新晉中部百強區第3位,均居全省第一。

        城市更新 歷史與現代在碰撞中共生

        時光荏苒,一日千里,金水區起起伏伏,幾經迭代升級,歷史遺存“非博物館化”再生,文化符號“創造性轉化”,空間功能“跨時空嫁接”,讓歷史成為現代生活的“參與者”,進行了一場古今的深度對話。

        工業遺跡到鄭州記憶:建于1952年的鄭州油脂化學廠,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滄桑歲月,從車間停產、廠區衰敗、雜草橫生的“工業銹場”蝶變為“城市秀場”,在破“舊”立“新”中,一座全新的鄭州記憶·1952創意園傲然面世。

        護城河到生態客廳:金水河曾因污染被稱為“鄭州的淚痕”,經過綜合整治,河道拓寬、綠樹成蔭,古老的河流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市民晨跑、夜讀、觀演的生態后花園,也成為鄭州新衣上的那朵盛開的鮮花。

        家屬院到創新社區:通信花園、博物院社區等老舊小區通過“微改造”,在保留法桐樹、紅磚墻的歷史記憶基礎上,嵌入了共享辦公空間、社區文化館等功能館室,老人在納涼下棋,創業者在筆記本電腦上奮筆疾書。

        金水區的故事是中華文明傳承創新的微觀樣本。從子產投金的傳說到現代化城區,金水區始終用行動回答著一個問題:在發展中守護文化根脈。城市生命力,不是推倒重建,而是讓歷史長河與現代浪潮在激蕩中共鳴,每個普通人既能觸摸過去,也能擁抱未來。

        你看,這條名為“金水”的河流,正在奔涌前行,見證新的輝煌。

        記者 王翠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