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知名演員遭遇“蟹卡”騙局險中招兒,這一事件迅速沖上熱搜,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而河南的張女士就遇到類似騙局,今天,記者獲悉,許昌市魏都區法院已審結此案,為你揭秘騙局過程。
張女士說,2022年年底她接到一個自稱是某知名網購平臺“客服”打來的電話,說平臺搞活動,向她郵寄了一個保溫杯,問她是否收到,如果沒有收到可以補發一個,希望張女士能掃碼進群,對該產品進行好評。張女士便按照該客服要求進群,群中的客服又引導張女士按步驟做任務,并聲稱可以好評返現,張女士便按照步驟操作,等操作完畢,才發現自己的賬戶被轉出幾萬元。張女士這才明白自己被騙,趕忙報警。
案發后,公安機關將所謂“客服”抓捕歸案,發現這些詐騙分子通過境外互聯網軟件聯系,由上家提供“客戶名單”和電話卡,下家再按照名單逐個打電話拉人入群賺取傭金,入群后還會有“假客服”進行誘導詐騙。經查證,被告人徐某組織被告人侯某從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8日,共撥打詐騙電話773個,騙得225人添加上家提供的“客服”微信號。
經魏都區法院審理查明,被告徐某、侯某均已構成詐騙罪,依法判處徐某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侯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1萬元。
辦案法官提醒,無論是“蟹卡”騙局還是網店送禮物騙局,都是抓住對方貪圖小便宜的心理,以“掃碼領福利”“贈送小禮物”的方式實施詐騙。因此,大家一定要認真核對自己的網購訂單,收到陌生快遞時不要拆解,陌生二維碼和鏈接更不要輕易點擊,保護好個人信息,切勿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通訊員 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