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經開區潮河辦事處海馬社區轄區內海馬公寓中心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由海馬社區聯合轄區派出所共同舉辦的“平安家園防詐游園會”正式拉開帷幕。這場打破傳統宣教模式的反詐活動,以“宣講入心、益智答題、咨詢解憂”為核心,將專業反詐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沉浸式體驗,吸引200余名居民踴躍參與。現場趣味闖關的歡笑聲、獎品兌換的熱鬧場景與咨詢交流的專注氛圍交織,成功掀起全民學防騙、共筑平安社區的熱潮。

一月籌備藏巧思,“社區溫度”滿場域
為讓活動兼具實用性與吸引力,海馬社區提前一個月便啟動籌備工作。從活動流程設計、場地氛圍營造到獎品篩選,社區工作人員反復打磨細節,力求每一處都彰顯“以居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活動當天,廣場四周懸掛的“反詐防騙,守護幸福家”“守住錢袋子,遠離詐騙坑”等橫幅隨風舒展,色彩明快的防詐宣傳海報在展板上依次鋪開,海報中用漫畫還原了刷單返利、冒充客服等騙局場景,直觀易懂地向居民傳遞風險信號。服務臺前,洗衣液、面粉、洗潔精、抽紙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整齊陳列,這些精心挑選的實用獎品,讓居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收獲“看得見的實惠”,成為廣場上一道暖心風景線。

警民聯動揭騙局,真實案例敲警鐘
活動開場,派出所民警的宣講迅速聚攏了人氣。不同于傳統的理論說教,民警以“身邊案警身邊人”為切入點,結合近期轄區內發生的真實詐騙案例,向居民細致拆解刷單返利、冒充客服、虛假投資、冒充公檢法等八大高發騙局的“話術陷阱”。為讓居民更清晰地識破套路,民警還現場展示了從案件中梳理出的詐騙話術腳本,逐句分析:“騙子常用‘低投入高回報’‘免費領福利’先給甜頭,等大家放松警惕、投入資金后,就會找借口推脫,最后直接失聯卷款‘消失’,很多居民就是這樣一步步被騙的。”

趣味闖關“玩中學”,知識兌換實用禮
“網絡貸款先交手續費,是不是詐騙?”“遇到自稱公檢法的人讓轉錢到‘安全賬戶’,該怎么辦?”在“反詐智多星”問答臺,居民們圍繞生活中常見的詐騙場景積極答題,現場氣氛熱烈。這些題目由社區和民警結合高發騙局精心設計,直擊居民日常可能遇到的風險點。
只要答對題目,就能憑答題券兌換洗衣液、面粉等實用獎品,簡單有趣的形式讓不同年齡層的居民都積極參與。大學生小李連續答對5題,拿著兌換的獎品興奮地說:“這種‘知識換獎品’的方式太有意思了!比刷短視頻有意義多了,不知不覺就把防騙知識記住了。”68歲的王大爺雖然對部分新型騙局不太熟悉,但在工作人員的提示下也答對了3題,成功兌換到一袋面粉:“這樣學知識不枯燥,還能拿獎品,特別好!”
創新反詐不止步,共織平安防護網
“以往的反詐宣傳多是‘我講你聽’,居民參與度不高。這次游園會讓居民從‘聽眾’變成‘參與者’,真正把防騙知識記在心里。”海馬社區負責人表示,未來社區將繼續創新反詐形式,計劃結合節日開展反詐主題晚會、組織居民參演反詐情景劇等,讓安全教育“活”起來、“火”起來。
記者 謝鵬飛 通訊員 吳玲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