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鄭州經開區黃店鎮召開職業體驗崗位征集動員會,發布全國首個鎮域職業體驗教育實施方案。該方案通過構建“政府統籌、企業參與、學校主導”的“政校企”協同育人機制,開創了鄉村振興背景下勞動教育與職業啟蒙融合發展的“黃店模式”。
?政策引領構建育人新生態?
會上,黃店鎮中心學校校長張繼昌系統解讀了關于勞動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政策體系,強調該鎮方案嚴格貫徹落實《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河南省職業教育條例》《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開展職業啟蒙和職業體驗教育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統籌推進全域職業體驗崗位建設,構建“政校企協同育人”新生態,為青少年職業認知搭建實踐平臺。
黃店鎮副鎮長婁潔宣讀了《黃店鎮人民政府關于開展職業體驗和職業啟蒙教育實施方案》,明確2025年秋季學期前,將建成覆蓋政務服務、農業生產、商業服務、特色產業、基礎設施等領域的職業體驗崗位體系,實現“校地資源全聯動、職業類型廣覆蓋、學生參與常態化”目標,確保黃店一中學生參與率達100%,逐步輻射全鎮中小學。
?三大創新突破傳統勞動教育?
根據方案,黃店鎮職業體驗崗位涵蓋六大類,覆蓋政府機構、集體經濟、商業服務、特色產業、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形成全鏈條職業認知體系。
崗位體系創新:設置食品安全快檢員、非遺木偶戲體驗崗等42類特色崗位,每個崗位配套“職業知識卡”和任務閉環設計,構建6大領域42類崗位矩陣。
安全保障創新:高風險崗位實行“學校教師+企業導師”雙導師制,實施風險動態評估,建立三級安全防護體系。
評價機制創新:建立“勞動護照”認證體系,對先進單位授予“職業啟蒙先鋒單位”稱號。
?產教融合助力高質量就業?
為確保職業體驗教育落地見效,會議明確了“鎮政府統籌、學校組織、單位落實”的三方責任體系。鎮政府將建立“紅黃藍”三色評比制度,7月31日前完成《黃店鎮職業體驗資源圖譜》編制;黃店一中負責制定《學生崗位匹配方案》,將體驗成果納入“勞動護照”認證;各崗位提供單位指定中層干部擔任聯絡專員,負責帶教與安全管理。
據黃店鎮發布的《職業體驗資源圖譜》顯示,九佰超市、鴻運飯店等當地龍頭企業已開放商品陳列設計、后廚標準化觀摩等實踐崗位。鎮中心校同步建立“勞動護照”認證體系,將職業體驗成果與未來就業銜接。張繼昌表示,這種“做中學”的模式能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職業觀,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可持續支撐。
目前,黃店鎮已成立職業體驗崗位聯絡組,覆蓋21個政府部門、11家企業的崗位資源,建立“紅黃藍”三色評比制度。與會企業代表紛紛表示,將立足行業特點提供優質實踐崗位,共同培育新時代鄉村振興所需的新型人才。
“每個崗位都將實現‘安全有保障、知識有銜接、實踐有閉環’。” 婁潔說,崗位設計嚴格遵循安全性、教育性、實操性原則,高風險崗位配備安全員協助,家長需簽署專項知情同意書;所有崗位均制定 “職業知識卡”,明確學科關聯知識,確保學生單次體驗完成完整任務鏈。婁潔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完善崗位體系,確保秋季學期前全面啟動首批職業體驗活動,讓勞動教育扎根大地、結出碩果。
黃店鎮第一初級中學作為一所農村學校,用勞動文化賦能多樣化育才,創設“學校+基地+合作社”“校園創業街”“助農直播體驗課”等一系列勞動教育活動,“三百六十行狀元課”更是讓勞動教育成為連天接地的生動實踐,旨在通過邀請本地優秀人才,行業狀元,分享經驗,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增強社會認知,既讓政策有落實,又讓孩子受教育。張繼昌常說,鄉村教育是有別于城市教育的另一種教育樣態,鄉村教育并不是“薄弱”“落后”教育的代名詞,我們應該牢固樹立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決心,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教育,重構鄉村教育樣態,重塑鄉村教育自信,把鄉村學校辦成當地的“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讓鄉村學校成為鄉村振興的“文化燈塔”。
記者 謝鵬飛 通訊員 沙蒙 冉宗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