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西亞果園里的貓山王榴蓮跨越3000多公里、歷經5個小時,飄著熱帶氣息降落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大西洋北部的大西洋鮭(即三文魚)依托鄭州的“直飛航線+便利通關”,最快24小時內便可“游”到市民餐桌;鄭州生產的智能手機零部件,36小時內就能抵達全球范圍內的大多數制造商手中……緊密對接國際市場、深度輻射國內市場,這是位于中原腹地鄭州“外向”的真實寫照。
日前,市政府辦公室下發的《對外開放能級提升攻堅工作方案》,描繪出一幅斑斕的開放畫卷:充分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制度型開放為引領,聚焦重點領域開展制度創新探索,持續提升“樞紐+通道+平臺+產業”發展,著力將鄭州打造成優質商品的集聚地、重要產品的集散地、先進要素的匯聚地,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新制度構建新優勢
制度型開放是新時代對外開放的核心范式。鄭州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用改革創新破局,不斷塑強對外開放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將制度型開放的“藍圖”轉化為可復制、可推廣的“實景”。
近日,商務部印發推廣自貿試驗區第六批“最佳實踐案例”。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的“整板貨物空陸聯運新模式”有效降低空陸轉運貨損貨差,提高臨空貨站轉運能力;“空運進出境貨物‘區港直達直裝’模式”將新鄭國際機場的口岸功能延伸至鄭州新鄭綜保區,節約了貨運空間資源,提升了運輸保障能力。這兩項案例成功入選,并被全國推廣,為內陸地區開放發展提供了“鄭州實踐”。
細數鄭州的制度性創新實踐,你會發現這只是眾多色彩中的一抹蔚藍。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掛牌8年以來,累計形成394項制度創新成果,14項在全國復制推廣;“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航空貨運電子信息化”分別入選國務院自貿試驗區第六批、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
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突出綜保區、口岸、通關、多式聯運四大核心要素,積極開展制度創新探索;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動實施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區港一體化”新模式入選2025年河南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首批十大改革典型案例……憑借開拓創新,大膽探索,鄭州制度創新的步履更加鏗鏘有力。
當前,鄭州正持續提升開放理念,全力擘畫新藍圖,規劃新路徑:積極對接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突出綜保區、口岸、通關、多式聯運四大核心要素,加大交通物流、跨境電商等重點領域產業鏈創新力度,2025年底前形成30項以上制度創新成果。
新產業打通新市場
今年以來,鄭州對外貿易畫出了一條逆勢飄紅的增長曲線。前8個月,鄭州外貿進出口累計完成3634.9億元,同比增長27.7%,總量占全省的66.1%。
“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對鄭州經濟發展起到強力推動作用,支撐起開放新格局。
引進來——鄭州發揮區位優勢、疊加產業基礎,放大對外開放的“乘數效應”。今年上半年,鄭州外商投資類企業進出口779.1億元,占外貿總額的28.4%,同比增長83.2%。同時,全市發揮展會聯結內外作用,搭建展銷平臺,助力企業開拓市場。今年前8個月,全市共舉辦展覽160場,可謂“好戲連臺”。
圍繞電子電器、家裝廚衛等出口重點行業,擴容消費品以舊換新的產品種類,將適合國內市場需求、符合政策條件的外貿優品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范圍,同等享受優惠政策,激發消費者購買外貿優品的積極性。
走出去——“鄭州造”的招牌在國際上越擦越亮,外貿出口產品的結構也越來越優。據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鄭州加快產業延鏈補鏈,深入推動“一縣一主鏈”,持續開展產業鏈招商。圍繞汽車、食品制造、服裝家居等優勢產業,組織服務機構與企業精準對接,助力企業出海。
鄭州優化企業服務,支持特色突出、在細分市場具有領先優勢的企業開展全球資源布局。今年8月,鄭州15家民營企業滿懷誠意奔赴海外。在烏茲別克斯坦和俄羅斯共簽訂14項合作意向協議,簽約總金額達29.48億元,合作領域廣泛,涵蓋現代食品與加工、電子信息、建筑建材等多個關鍵行業。
用前瞻的好思路引路、用務實的好思路搭橋,將開放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按照《對外開放能級提升攻堅工作方案》部署,鄭州將深化產業建圈強鏈成群,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努力向產業鏈中高端和關鍵環節邁進。同時加快構建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應用場景招商等市場化招商新格局,加大重點領域引進外資力度。
合作開辟新空間
通道融通四海,朋友匯聚八方。
鄭州正加速從“內陸腹地”向“開放前沿”躍升,結交一個個“好朋友”,接好一波波“國際流量”。截至今年上半年,與我市有進出口貿易的國家和地區達226個。其中,歐盟、東盟、日本、印度、美國為鄭州前五大貿易伙伴。鄭州與荷蘭、韓國、英國、巴西、德國、澳大利亞、阿聯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也在快速增長。
雙向賦能、雙向奔赴的合作一直在上演。細看鄭州最近的行動,處處透露出國際化、合作式、精準性——
鄭州與國際市場深度對接、全球資源高效聯動。8月下旬,鄭州專程組團赴巴西智利開展經貿洽談和友好交流活動,就擴大經貿合作、鏈接優質農產品、大河流域合作及文體交流等方面達成系列合作。9月18日,鄭州—吉隆坡“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辦,13個重點合作項目在活動現場集中簽約。
鄭州與世界交流便利順暢、免簽政策持續優化。8月29日,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業務落地,丹尼斯大衛城、正弘城成為我省首批“即買即退”試點退稅商店。此外,鄭州在金融、文化等領域拓展對外開放。火熱8月,2025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數字出版博覽會主論壇等相繼在鄭舉辦,城市開放活力持續增強。
搭好平臺,唱好大戲,讓平臺成為資源流動的“樞紐”、合作落地的“載體”。據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目前,鄭州正積極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拓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招引國際組織、國際機構等優質要素資源集聚。同時謀劃推進第四輪中歐區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區申報工作,深化與意大利拉齊奧大區、希臘西部大區合作。
開放融通的大勢浩浩湯湯,鄭州既以主動姿態鏈接世界,更以實際擔當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工作,將對外開放的門越開越大,合作共贏的路越走越寬,在內外聯動中持續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商都答卷。
本報記者 成燕 孫婷婷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