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法治的種子遇上傳統月餅,會孕育出怎樣的甜蜜果實?10月6日,由新鄭市慈善總會聯合志愿者協會開展的以“銘法于心,月圓于情”為主題的中秋特別活動,在新村鎮云灣村黨群服務中心溫情開展。
活動中,孩子們在聆聽“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暖心講解后,親手制作象征團圓的月餅,在寓教于樂中深刻體會到:“法律,是守護每一份團圓與溫情最堅實的基石。”
活動伊始,活動室內格外安靜,孩子們正沉浸在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小課堂”中。與刻板的普法講座不同,志愿者李玉老師從“情”字入手,將《未成年人保護法》詮釋為一份國家送給所有孩子的“特別的愛”與“守護承諾”。
“法律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被好好撫養、被保護、被尊重的權利。它就像一位看不見的守護神,確保我們能在家人的愛護下,像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安心欣賞每一個月圓。”老師用充滿童趣的比喻,將法律條文轉化為溫暖的生活場景。漸漸的,孩子們在互動中明白了,法律并非冰冷的束縛,而是讓所有家庭都能享有安寧、幸福團圓的保障。
知法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守護真情。緊接著,活動進入“以情制餅,共話團圓”的月餅制作環節。這一刻,法治課堂沉淀下的認知,化為了手中甜蜜的創作。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揉團、包餡、壓模,忙得不亦樂乎。當印有“安”“圓”“和”等飽含美好祝愿字樣的月餅從模具中脫出時,孩子們的臉上綻放出自豪的笑容。
一位名叫樂樂的小朋友舉起自己的“安”字月餅說:“這個‘安’字就是法律剛剛教我的,它代表平安。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平平安安,每個中秋節都能和家人團圓。”
‘’‘銘法于心’讓法治精神內化于孩子的認知;‘月圓于情’則是外化于他們對家庭、對傳統的美好情感。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有溫度的方式,在孩子心中播下法治的種子,讓他們懂得,法律所捍衛的,正是人間最珍貴的團圓與真情。”新鄭市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陶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