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綠色發展理念遇上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會在中原沃土上煥發出怎樣的生機?如何讓金融力量精準對接綠色產業需求?
作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金融主力軍,中信銀行鄭州分行立足河南省“生態強省”的遠景目標,將綠色金融融入中原發展脈絡,通過機制革新、產品創新、深耕產業,加大對生態環境、廢舊資源再生利用、碳減排等行業綠色項目的信貸支持,以扎實的行動在中原大地上書寫著綠色發展的“中信答卷”。
據了解,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綠色信貸余額達352億元,較年初增長32.4億元,增幅達10%,其中累計為抽水蓄能、清潔能源等16筆符合碳減排支持范圍的項目提供超3億元信貸資金,帶動碳減排量3.6萬噸,為河南綠色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打破傳統范式,構建綠色金融新體系
綠色金融的長效發展,離不開高效的制度體系與推進機制。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從頂層設計入手,成立了由分行行長任組長的綠色金融工作專班,設立綠色專營機構,配套政策資源、優化服務流程,確保業務高效落地。
人才與激勵是驅動發展的雙引擎。該行不僅配置了綠色金融專項產品經理、開展常態化培訓以提升“軟實力”,更在“硬約束”上動真格:將綠色信貸納入全行業績考核,并通過差異化定價和專項激勵,引導信貸資金向綠色領域聚集。
創新不止于制度。該行積極探索碳排放權貸款、林權抵押貸款、ESG掛鉤類貸款等創新業務機遇,如根據企業林、耕地分離的實際情況,圍繞林權抵押創新模式設計融資、擔保方案,在中信銀行系統內實現首筆林耕地分離林權質押貸款投放,對盤活綠色資源資產、解決林業發展融資難題具有積極意義。面對傳統企業的綠色轉型需求,該行創新推出“ESG表現掛鉤貸款”,該產品將企業ESG表現與貸款利率關聯,達標后可下調利率,以金融手段激勵企業建立綠色發展的長效機制。該行還上線了碳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組織碳”、“產品碳”及“歐洲碳關稅管理”等服務。同時,創新推出的企業員工碳普惠平臺,為企業員工提供低碳排放榜、低碳科普、低碳商城、低碳任務等功能,將綠色行動融入日常生活,讓低碳生活可衡量、可兌換、可分享,營造全員參與的綠色文化氛圍。
此外,該行還主動搭建銀政企溝通橋梁,通過參與工信廳、環保廳、省金融辦銀企對接會、高層走訪等形式摸清企業綠色融資需求。發揮中信集團協同優勢,廣泛調動集團內證券、基金、租賃、信托等各領域子公司合力為企業提供綠色投融資、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綜合服務,為綠色業務開展筑牢“供需對接”根基。
破解融資難題,打造綠色服務新樣板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中信銀行鄭州分行不斷探索服務模式,以定制化方案和創新產品,讓綠色金融服務企業需求更具針對性與實效性。
在綠色能源領域,HD集團聚焦河南省9個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穩定、輻射資源豐富的區域,以家庭住宅屋頂作為光伏電站載體,采用“分散發電、就地并網”模式布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但分布式光伏項目尤其是戶用類型,因其布局分散、單體規模小、業主多樣等特點,在開發、建設、運營和融資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為此,該行多部門協同組建專項服務團隊,深入西華縣、溫縣等重點區域開展實地踏勘與農戶訪談,全面評估屋頂可用性、結構安全性、用戶參與意愿及當地電網接納能力等關鍵因素。基于調研數據,分行針對不同區域特點量身定制差異化項目管理方案,有效解決融資管理難題,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自2024年項目動工建設至今,該行已向5個地市項目提供10筆綠色貸款,并通過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運用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助力企業項目成為地方能源結構轉型的標桿。
賦能特色產業,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綠色金融的價值,不僅在于支持大項目,更在于賦能地方特色產業,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在革命老區信陽,中信銀行鄭州分行下屬信陽分行支持茶產業的故事,正是這一理念的溫暖注腳。
信陽毛尖雖享譽全國,但春茶季茶企“資金需求急、缺乏足值抵押物”的問題,制約著產業升級。中信銀行信陽分行主動下沉服務,逐個走訪調研政府名單內企業,精準摸排需求,搭建銀政企交流平臺,為茶農茶企排憂解難。
針對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文新茶葉,中信銀行信陽分行不僅提供流動資金貸款,還深入浉河港等茶村源頭,跟蹤茶葉原料收購、成品生產、市場銷售全產業鏈,創新設計了一套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有效破解了抵押難題,給企業送去了金融“及時雨”。
金融活水的注入,既鞏固了龍頭企業的競爭力,更沿著產業鏈條惠及萬千茶農。一片片茶園,成為革命老區百姓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
立足新發展階段,中信銀行鄭州分行表示,未來該行將持續深化綠色金融創新實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結合“雙碳”背景深化"金融+非金融"服務模式和產品組合創新,進一步加大對綠色低碳領域的資源傾斜,讓金融活水更好地滋養中原大地綠色發展。
通訊員:胡潤松 常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