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慈善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是支撐文化自信的源頭之一。從先秦“仁愛”思想,經宋代“義莊”、“社倉”的實踐探索,到明清“養濟院”的溫情化深耕,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將慈善理念深植于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歷經千年傳承,推動著社會風尚不斷向上向善。2025年9月5日是第十個“中華慈善日”,這一節日旨在弘揚慈善文化,凝聚社會各界向善力量,推動中華慈善文化在新時代薪火相傳。
慈善信托作為一種新型的公益途徑和方式,既是中華慈善文化與現代金融制度交融的結晶,也是傳統“以利濟世”思想的現代表達,正日益成為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其核心特質在于“文化引領”,即以委托人的意愿為源頭,把民族文化、自我信仰、社會理想相融合,借助慈善載體實現私人財富向社會公益的轉化,“用生命影響生命,以靈魂觸及靈魂”,推動社會進步。
2023年6月,隨著信托業務三分類新規落地,中原信托積極響應監管政策號召,成立公益慈善信托部專業運營公益慈善信托業務,秉承“透明、高效、專業、創新”的慈善服務理念,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已構建起覆蓋搶險救災、鄉村振興、醫療、教育、助殘、急難救助等領域的慈善服務體系。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原信托累計管理慈善信托規模超1.4億元,其中,“中原大愛慈善信托”于2024年榮獲河南省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項“河南慈善獎”。
展望未來,中原信托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為目標,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入貫徹“兩高四著力”重大要求,發揮慈善信托文化引領作用,推進慈善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以生動鮮活的形式引導社會公眾厚植崇德向善的價值理念。中原信托積極踐行慈善信托在第三次分配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從助力鄉村振興到賦能社區治理,從關注鄉村教育到守護特殊需要群體生活,不斷激發慈善信托與特殊需要信托的社會效能,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