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生活提醒|“錢已轉”竟是P圖?二手黃金交易新騙局別掉“坑”里

        2025-08-1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近年來,黃金價格漲勢不錯,不少人靠出售黃金獲利頗豐,這也讓二手黃金交易紅火起來,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一領域,通過精心設計的騙局,企圖“空手套白狼”。8月11日,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就審結這樣一起利用偽造轉賬憑證實施黃金交易詐騙的案件,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手段”。

        2024年3月,王女士將自己的一副黃金手鐲和一條黃金項鏈掛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售賣。沒過幾天,就有一個名為“誠信經營888(化名)”的賬號聯系王女士,稱其是做黃金回收的,想購買王女士的黃金首飾。雙方經過討價還價,確定交易金額為3.1萬元,于第二天當面交易。“誠信經營888”表示,他白天要上班,晚上10點后才能交易,為了打消王女士的顧慮,“誠信經營888”把身份證號碼和真實姓名報給了王女士。

        于是,第二天晚上10點半左右,“誠信經營888”找到王女士,他給王女士看了一眼銀行轉賬記錄后,王女士便將黃金飾品都拿給了他。然而,王女士回家后,發現錢并沒有到賬,她通過微信聯系“誠信經營888”時,對方稱是延遲到賬,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實際收到。到了第二天,王女士左等右等,沒等來3.1萬元的轉賬,卻等來微信被拉黑的結局。王女士這才醒悟過來,趕忙報警。

        調查發現,“誠信經營888”真名為劉某,沒有固定工作,眼見黃金交易火熱,而二手交易平臺有不少出售黃金的信息,便萌生“空手套白狼”的想法。在與王女士商定交易細節后,他找到一家修改處理圖片的商家,將銀行轉賬憑證上的轉賬金額等P成了與王女士約定一致的內容。隨后,劉某通過出示P圖后的銀行轉賬憑證的手法,虛構轉賬事實。經查,劉某已騙取多名受害人價值共計5萬余元的黃金。直到王女士向公安機關報案,劉某的騙局才曝光。

        法院審理認為,劉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依法以詐騙罪判處劉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

        提醒:牢記“三查兩不”,警惕轉賬騙局

        承辦法官也提醒大家,隨著移動支付的廣泛普及,不法分子利用偽造轉賬截圖等手段實施詐騙的現象屢有發生。為此提醒大家在網絡平臺進行轉賬交易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建議采取“三查兩不”防護措施:

        查賬戶:通過銀行官方App等實時查詢流水,核實資金到賬情況,警惕非正規查詢渠道。

        查信用:在平臺查看對方交易歷史、評價記錄等內容,特別注意對新注冊的賬號進行重點核實。

        查信息:要求對方提供身份證件,支付時注意進行實名認證比對。

        不輕信:任何轉賬截圖、延遲到賬解釋都不要作為交易依據。

        不脫離:全程使用平臺官方聊天工具,拒絕微信或QQ等脫離平臺私下交易。特別是對于黃金等特殊、貴重商品,盡量選擇平臺驗貨擔保服務,避免在非正常交易時段完成大額交易,謹防上當受騙。如發現對方身份、信息可疑等異常情況,要立即截屏保存全部聊天記錄及商品頁面、交易記錄、轉賬憑證等關鍵性證據,盡快到公安機關報案,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記者 魯燕 通訊員 維佳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陳靜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