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一場意義非凡的盛會——共建“環鄭大科創圈”簽約儀式暨鄭州大學科創基金啟動和科技成果推介大會舉行。此次活動,猶如一顆投入科創湖面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標志著以科創圈建設為引擎,鄭州大學正朝著開放創新、融合發展的新征程煥新前行,而鄭州高新區也在這場科創變革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政產學研攜手 “環鄭大科創圈”揚帆起航
活動現場,鄭州大學、鄭州高新區管委會攜手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原豫資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代表,共同簽署了“環鄭大科創圈”共建協議。鄭州高新區更是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正式發布支持“環鄭大科創圈”建設專項政策。
當天,鄭州天健英才創業投資基金、河南省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和鄭州大學眉湖科創基金正式啟動。這三只基金總額高達5.5億元,猶如三支強勁的助推器,重點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它們將為科研團隊提供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全周期資金支持,讓科研人員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創新研究中,為“環鄭大科創圈”的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
鄭州大學啟明概念驗證中心的揭牌成立,是此次活動的又一亮點。在科技成果轉化的漫長道路上,“最初一公里”往往是最艱難的,許多優秀的科研成果因為缺乏早期的驗證和培育而夭折。啟明概念驗證中心的成立,將全力打通這一關鍵環節,讓更多的科技成果有機會走向市場,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構建“一門式”服務體系 打造無縫銜接科創生態
為了讓鄭州大學的科技成果更高效地轉化落地,鄭州大學發布了科技成果轉化“一門式”管理服務體系,構建了鄭州大學“1+3+16”科技成果轉化全生命周期制度保障體系。這一體系猶如一張精密的網絡,將科技成果轉化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打造了一個無縫銜接的科創生態。科研人員只需在一個平臺上,就能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的所有流程,大大提高了轉化效率,降低了轉化成本。
活動現場,14支科研團隊通過路演形式集中展示了創新成果,猶如一場科技盛宴,讓人目不暇接。鄭州大學教授張守濤的“順式自復制mRNA技術平臺”等11項重大成果轉化與職務科技成果賦權項目完成簽約,合同總額達1.1億元。
未來,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地實施、科創基金的有效運作、概念驗證中心的不斷探索以及“一門式”服務體系的持續完善,“環鄭大科創圈”必將成為鄭州高新區科創發展的新高地,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書寫出更加輝煌的科創篇章。
記者 孫慶輝 通訊員 方寶嶺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