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順風車成為居民的互助紐帶,當退休法官、物業人員、熱心居民齊聚網格共商社區事務,惠濟區古滎鎮西山社區正通過“黨建引領 六元共治”模式,將基層治理的難點變成民生幸福的“支點”,讓“社區再也沒有陌生人”。
趙波組織居民暢聊對順風車的想法,共商便民服務新路徑 受訪者供圖
“必須讓順風車走向規范化運行”
黃河南岸的惠濟區古滎鎮西山社區思念果嶺小區離市區遠,交通不便。曾經,那里的很多居民去市區,都要提前半個多小時出門,公交輾轉倒車,在路上奔波。
居民彭貴增看著大伙兒出行這么辛苦,就萌生了成立順風車社團的想法。沒想到這個小小的念頭,竟然慢慢變成了聯系整個社區的紐帶。
“必須讓順風車從居民自發走向規范化運行。”2022年,西山社區黨支部書記趙波探索推出“黨建引領 六元共治”模式,通過整合居委會、物業公司、物業管理委員會、社區社會組織、熱心人士、行業部門等力量,構建起“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各方協同”的現代化治理體系,助力順風車規范化運行。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和支持順風車團隊。
社區還幫順風車團隊聯系物業公司,在居民區就近設立“順風車停靠點”。隨著停靠點的建成,等車時間縮短了,效率提高了,居民出行更加方便了。
既解決出行問題,又傳遞溫暖關懷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鄰居感受到了順風車帶來的便利和溫暖——
順風車團隊設計宣傳單,挨家挨戶發送,聯系愿意加入“車隊”的司機,確保每一次出行都能順利進行。
一次,王大媽的女兒生病,急需送醫。她試著撥打了順風車熱線電話,沒想到很快就有司機趕來幫忙。“真的多虧了你們,孩子才能被及時送到醫院。”王大媽后來感激地說。這次經歷徹底打消了王大媽對順風車的疑慮。現在,她不僅是順風車的忠實用戶,還經常向鄰居推薦這項服務。
有了大家的信任,順風車團隊不辭辛苦,干勁更大了。
如今,順風車已經擁有了931名成員,服務超過1.5萬人次,小區業主參與率達80%以上。
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個溫馨的瞬間:陌生人變成了朋友,鄰居之間互幫互助,形成了一個緊密相連的大家庭。
每天早上,住在同一棟樓的幾位上班族會輪流開車接送彼此的孩子上學;周末的時候,年輕的家長一起組織短途旅行;節假日,一些家庭還會邀請順風車司機來家做客,分享節日的歡樂,這些點滴匯聚成河,已經成為居民社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順風車團隊的努力不僅解決了出行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傳遞了一份關懷、一份溫情。
順風車像條紐帶把大家串聯在一起
在順風車社團影響下,社區又涌現出了宣傳垃圾分類、清理水面垃圾的環境義務保護團等自管自治組織。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大幅提升,歸屬感更加強烈、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
在黨建引領下,順風車就像一條紐帶,將15個社區社會組織串聯在一起,帶動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進來,讓“社區再也沒有陌生人”。
西山社區探索“六元共治”模式,經過媒體報道后,引起了強烈社會反響。
2024年9月,中央電視臺《道德觀察》欄目組對西山社區進行專訪,并于10月6日播出了長達18分鐘的專題報道《熱鍋熱灶的幸福生活》,生動展現了西山社區新風貌與居民的幸福日常。當年12月20日,鄭州市2024年度優秀社區社會組織服務項目現場評審會上,“暢行西山”順風車志愿服務社團表現出色,榮獲一等獎。
以“小網格”匯聚共治共享“大力量”、服務人民群眾“大民生”、營造宜居宜業“大環境”。展望未來,順風車團隊將秉承“互助、友愛、奉獻”的精神,不斷優化運行機制和服務質量,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在這條充滿溫暖的路上,共同編織更加幸福、美好的家園夢。
記者 王軍方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