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亳都 活力管城”潮流青年藝術季
近日,中共鄭州市委辦公室、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鄭州市深化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行動方案》,進一步深化鄭州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持續放大試點城市建設成效,聚焦青年發展中的急難愁盼問題,為青年提供系統集成、可感可及的政策服務,全方位建設青年之城、塑造活力之都,打造具有鮮明標識的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樣板。
2022年,鄭州市入選全國首批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連續3年將“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標桿城市”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將青年發展有關項目納入政府重點民生實事。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審議通過《關于加快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決議》,在《鄭州市城市更新條例》中融入“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內容。試點以來,鄭州市累計出臺惠青政策12方面130余項,為鄭州青年發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今年5月15日,在第三屆鄭州大學生集中畢業典禮現場,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向廣大青年學子發出了“鄭州愛青年、青年愛鄭州”的誠摯邀約。同步上線搭載四大服務板塊、兩大服務專區的“鄭州青年卡”,為青年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就業支持、生活優惠推送、青年主題活動等全鏈條、一站式服務內容,實現“一卡在手、服務全有”。
為鞏固提升試點成效,更好發揮政策牽引作用,賦能青年成長發展全周期,團市委會同市級有關部門,面向全市青年開展調查研究,深入了解青年所需所盼所想。同時,征集和梳理現有惠青政策和實事項目,學習借鑒外地省市先進經驗,起草形成《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注重政策系統集成,明確青年就業創業、安居宜居、品質生活、活力消費、奮發有為5個方面的15項措施。
深化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
打造“青年就業創業優選地”
提升來鄭留鄭溫度。實施“鄭聚英才計劃”,深化青年創新創業行動,加快建設青年人才驛站,推出“鄭州青年卡”城市名片,每年吸引20萬以上青年人才來鄭留鄭。
加大就業保障力度。深化“10+N”公共就業服務活動,穩步推進“樂業小站”建設運營,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131”專項行動,實施“引力計劃”大學生政務實踐。
拓展創業服務深度。推進創新創業孵化載體建設,強化天使基金投資孵化作用,力爭全年引育創新創業團隊50個、支持優秀青年人才項目60個以上。
打造“青年安居宜居幸福地”
實施青年優居行動。保障青年租住舒心,每年投入運營公寓不少于2萬套(間),加強“鄭好房”“鄭好住”平臺建設,優化房產交易和公共租賃服務。
深化青年安居工程。推進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支持靈活就業青年自愿繳存住房公積金,實現鄭州都市圈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
打造青年宜居社區。保障青年職住平衡,完善社區綜合服務,嵌入式打造以文化、藝術、運動為主要內容的青年社交綜合體,提質升級“青年之家”,推動青年社群發展。
打造“青年品質生活理想地”
營造婚育友好環境。打造“鄭好遇見你”青年社交婚戀品牌,構建生育友好社會環境,拓展托幼一體化服務,建設100個兒童友好醫院、公園、街區等單元。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優化中小學和幼兒園布局,增加高中階段優質學位。提升市青少年宮、市科技館等育人實效,創新“青年夜校”模式,推進“書香鄭州”建設。
服務青年品質生活。深化青年發展型社區(單位、空間)建設,建設50個“公園+”特色園區,年均舉辦青少年賽事活動500場次以上,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行動服務青少年不少于1萬人次。
打造“青年活力消費潮流地”
塑造“年輕態”消費場景。培育更多青年消費場景,在城市更新行動中,發展“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等業態,建設一批青年發展型街區,培育城市音樂節、青年華服節、街舞大賽等活力IP。
培育文商旅消費品牌。打造“醉美·夜鄭州”消費品牌,發放青年消費券,舉辦青春市集、演藝展會、青年年貨節等消費活動。
繁榮活力型青年經濟。打造“微短劇創作之都”,支持青年創作者,支持青年在電競、電商產業發展,探索“青春小店”扶持計劃。
打造“青年奮發有為出彩地”
勇當科技創新先鋒。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加大“青年五四獎章”“新時代青年先鋒”“青年科技獎”等遴選支持和推薦力度,依規舉辦鄭州青年科學家論壇。
宣推青年之城形象。舉辦“鄭州·大學生集中畢業典禮”,開展“青城故事”系列宣講,舉辦“發現鄭青春”網絡短視頻創作大賽,招募“城市青年推介官”。
共建活力有為城市。依托“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等活動載體和青聯、學聯等組織樞紐,舉辦“青聲”“青聽”系列活動。深化青年志愿服務品牌,在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中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支持青年有序參與社會治理。
記者 楊柳 通訊員 孫周杰/文 記者 王秀清/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