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精彩紛呈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新密市非遺宣傳展示展演活動
傳藝傳心傳薪火,見人見物見生活。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全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6月13日,鄭州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主題活動啟幕。6月14日晚,新密市中強光年城市廣場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新密市非遺宣傳展示展演活動正在這里舉行。超化吹歌、楊樹沖嗩吶等非遺項目演出吸引了不少市民群眾駐足觀賞,現場感受新密市非遺的深厚底蘊與當代活力。
據悉,本次展演活動聚焦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非遺項目傳承發揚、非遺項目賦能新密文旅發展等內容,精心策劃非遺主題展演、潮玩美食市集、項目互動體驗等特色板塊,甄選了超化吹歌、古琴藝術、楊樹沖嗩吶、豫劇豫西調、靳寨嗩吶等非遺項目展演,集結了玉雕、銀飾鍛制、密縣窯陶瓷燒制技藝等非遺項目,通過搭建沉浸式、互動式文旅體驗新場景,為市民送上一場可看、可聽、可觸、可品的文化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還特別設置了推拿、膏藥、中藥炮制等中醫傳統療法非遺傳承人公益診療環節。多位中醫藥非遺傳承人親自坐診,為前來咨詢的市民提供免費義診服務。他們的精湛技藝與耐心解答,讓市民群眾切身感受到了來自傳統中醫藥的療效。同時,傳承人現場向大家解讀了中醫“治未病”理念,分享了《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通過“技法展演+沉浸體驗+科普互動”模式讓中醫在這場非遺活動中更廣泛走向市民群眾。“通過活動推廣中醫藥文化,讓傳統中醫智慧惠及更多人,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掌握中醫藥基礎知識,成為自己的健康醫生。”李氏膏藥傳承人表示。
近年來,新密市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以構建項目、傳承人、展示館(傳習所)為主線,積極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全市共有百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超化吹歌》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新密溱洧婚俗》《麻紙制作技藝(手工造紙)》《擔經挑》《玉雕(密玉俏色雕刻)》《密縣窯陶瓷燒制技藝》《金銀器制作技藝(新密銀飾鍛制)》等列入省級非遺項目保護名錄。
記者 薛璐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