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具體怎么建?鄉里鄉親看病如何更方便?為打通基層醫療“最后一公里”,河南開出良方。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提出17條措施,構建優質高效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共體管理
《措施》明確,各級政府要將醫共體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縣級黨委、政府是醫共體建設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去行政化改革,取消縣域內公立醫療機構行政級別。
堅持醫共體服務主體定位,完善共建共享共管機制,統籌床位、號源、設備等資源使用。支持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參與醫共體建設,強化婦幼健康服務和管理職能,完善縣、鄉、村三級婦幼健康服務體系。按規定申請,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推進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共體管理。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機構加入醫共體。
縣級衛生健康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定期開展醫共體考核,考核結果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醫保基金支付、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及負責人員薪酬、任免、獎懲等掛鉤。醫共體要建立健全內部考核機制,突出資源下沉、巡診派駐、家庭醫生簽約、成本控制等導向,考核結果與成員單位醫保基金結余留用資金分配和負責人員薪酬、任免、獎懲等掛鉤,建立長效激勵機制。
40%以上的專家號源由家庭醫生管理
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在鄉鎮、村里解決,這就要求不斷提升醫共體整體服務能力。
《措施》要求,推動資源下沉,開展幫扶的城市公立三級醫院對每個醫共體要至少派駐3名以上專家給予醫療、藥學、護理、管理等常年駐守指導。聚焦人才、技術、服務、管理下沉,醫共體牽頭醫院要向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派駐一名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常年服務;遴選優秀人員組建若干管理團隊,加強對基層成員單位醫護質量、合理用藥等薄弱環節的指導支持。派駐人員幫扶周期至少半年以上,一個幫扶周期內派駐人員要相對固定,幫扶時間計入職稱晉升要求的基層幫扶時長。
促進資源共享,實現基層機構與縣級醫院用藥目錄統一、采購配送統一、基本藥物使用比例統一、處方自由流動。組織醫共體內縣級醫院醫師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大做實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簽約服務。醫共體內上級醫院將不低于40%的專家號源、預約設備檢查等資源交由家庭醫生管理支配。
引導非急診患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實行首診負責制。遴選50種以上慢性病、常見病實行縣域內首診,由基層全科醫生或醫共體內縣級醫院實施分診與轉診,市級以上首診醫院明確診斷后應及時下轉治療。
鼓勵對醫共體成員單位負責人實行年薪制
構建優質高效的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群眾能夠就近便利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務,《措施》要求,完善協同支持政策。
將符合醫療衛生設置規劃和區域醫療資源配置的政府辦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足額納入縣級財政預算。
全面落實醫共體在成員單位人員招聘、崗位設置、中層干部聘任、內部績效考核、收入分配、職稱聘任等方面的運營管理自主權。逐步將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編人員基本工資、五險一金所需資金足額納入縣級財政年度預算。對醫共體牽頭醫院主要負責人、總會計師實行目標年薪制,按本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薪酬的2~3.5倍核定。鼓勵對醫共體成員單位負責人實行年薪制。
完善醫療保障政策。醫保經辦機構向醫共體預付醫保基金時,預留5%的質量保證金,年度考核清算時予以返還或扣減。醫保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達6個月以上的,可不再預留風險儲備金。
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保基金按居民醫保當年個人繳費標準的7.5%支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未簽約參保居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就醫,醫保基金按標準支付一般診療費。
本報記者 袁帥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