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奮戰二季度|從8個樣板看鄭州龍頭高揚挑大梁

        2025-04-3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4月28日、29日,我市先后召開全市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議、貫徹全省奮戰二季度確保“雙過半”動員部署會精神續會,動員全市上下錨定“挑大梁、走在前”目標,大干實干、奮戰苦戰,接二連三、克難攻堅,堅決打贏夏秋季經濟發展戰役,扛牢經濟大市挑大梁責任。

        勇挑大梁怎么干?要堅持干字當頭,爭做雷厲風行的執行者、攻堅克難的行動派、“人民至上”的實干家,把推動經濟發展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 算力賽道上的 “中原明珠”

        時值周末,鄭東新區龍湖金融島游人如織,大家游湖、賞花,聽音樂、逛市集,在這個城市打卡新地標的北部,隔島相望的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被人不斷提起,帶來自然美景和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別樣體驗。

        鄭東新區龍湖畔的鼎橋,以其獨特的造型被人熟知,如今緊臨鼎橋西側的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于2025年3月1日正式投用,成為龍湖沿線的新風景。該項目位于鄭東新區龍湖內環北路以南,龍源十三街以東,總投資50億元,占地面積182畝,總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可滿足4000名員工入住辦公。項目主要包含研發中心、全球行政管理總部、全球先進計算展廳等,功能定位于全球總部,是具備研發、銷售、總部辦公的綜合服務性園區。簡單來說,這里就是超聚變“科研+辦公”的大本營,承擔著公司全球日常運營及產品研發的重任。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進程中,數據成為關鍵的生產要素,而算力則是處理這些海量數據的主要推手。定位于全球領先的算力基礎設施及算力服務提供者的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無疑是全國算力行業的領頭羊。

        細數超聚變發展,公司于2021年11月15日落地鄭東新區,同年12月18日在鄭州航空港區投產。依托20年的技術積累,突破創新,打造最強硬件工程能力、研發自研能力、質量流程把控能力,現有專利超過2000件,與5000多家伙伴共同服務于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戶,包括211家世界500強企業,覆蓋了運營商、金融、互聯網、交通、能源等行業。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宏云表示,超聚變作為基礎設施與服務提供者,已經在鄭州走過了第三個完整年,成功應對了算力產業的巨大變化,實現了“活下來”。銷售收入每年一個臺階,2024年跨越300億元,邁進400億元;國內穩居第二,海外市場3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互聯網3年收入10倍增長,運營商收入3倍增長,各垂直行業取得了TOP客戶的規模突破,伙伴數量從成立之初2000+實現當前22000+跨越式增長。

        顯而易見,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的正式投用不僅為超聚變打通國內外市場、鏈接全球產業鏈資源筑牢了發展根基,也為鄭州筑牢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支點提供了技術引擎和產業標桿,推動實現城市能級躍升和企業創新發展的雙向賦能。

        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附近還有國家超算互聯網核心節點工程、一流大學鄭州研究院等配套項目,一個算力產業的集聚地正在鄭東新區龍湖區域加速形成。

        “目前,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正式投入啟用,未來已來,超聚變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河南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劉宏云表示,超聚變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探索業務本質、以奮斗者為本、合作共贏”的核心價值觀,服務全球客戶,打造算力賽道上的“中原明珠”。

        本報記者 覃巖峰 王陽/文 王秀清/圖


        蜜雪冰城總部基地 產業新地標 激活城市商業新動能

        臨近五一假期,鄭州東站南來北往的旅客日益增多,大家穿行于高樓林立的東站東西廣場,很多人都忍不住到東廣場附近的蜜雪冰城總部基地打卡,以消費一杯茶飲品完成對蜜雪冰城生活陪伴的感謝。

        作為現制飲品行業的領軍企業,位于鄭東新區動力南路與圃田西路交叉口東南角的蜜雪冰城總部基地項目備受矚目,究其原因在于蜜雪冰城以強勁的發展態勢和雄厚的實力,在此打造了一個集多元功能于一體的產業新地標,為鄭州乃至全國商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蜜雪冰城作為全國知名飲品連鎖品牌,在現制飲品領域成績斐然。目前,其全球門店數量已達46479家,不僅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越南、印尼等地扎根,初步形成全球化網絡布局。憑借這一布局,蜜雪冰城為超過1.6萬名創業者提供創業支持,旗下門店直接創造超18萬份就業崗位,全產業鏈間接帶動就業超55萬人。2024年,公司收入達248.29億元,并于2025年3月3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目前市值超過千億港元,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蜜雪冰城總部基地項目自2022年9月開工建設以來,一直穩步推進。該項目用地面積33畝,建設面積達12.7萬平方米,總投資13.8億元。其建設內容豐富多樣,涵蓋蜜雪全球數字化中心、蜜雪平臺經濟運營中心、蜜雪產品研發中心、蜜雪海外發展中心、雪王IP文旅中心、蜜雪總部旗艦店等板塊。目前,辦公樓部分已完工投產,蜜雪總部旗艦店也于2025年1月15日開啟試營業,標志著項目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蜜雪冰城總部旗艦店的試運營,成為鄭州東站商業板塊的一顆璀璨新星。自試運營以來,該店憑借獨特的品牌魅力和豐富的產品種類,展現出強勁的客流吸引力。節假日期間,單日最高客流量達4.6萬人次,單日營業額峰值突破35萬元。在清明節假期3天內,累計營業額更是突破100萬元,這一亮眼的數據不僅彰顯了蜜雪冰城的品牌影響力,也使其成為鄭州商業領域的標志性亮點。

        蜜雪冰城總部基地項目的成功,得益于其雄厚的軟硬件實力及成熟的市場運營和管理經驗。公司形成了以市場調研、產品研發、工藝改造、技術傳輸、連鎖經營、品牌運作、店面管理為一體的專業運營模式,為項目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顯然,該項目對區域商業活力的提升和消費市場的繁榮起到了積極的示范效應。它不僅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帶動了周邊商業的人氣和流量,還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展望未來,蜜雪冰城總部基地項目有望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引領者。隨著各板塊功能的不斷完善和深化,該項目將進一步推動蜜雪冰城在全球市場的布局和發展,同時也將為鄭州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貢獻力量,成為城市商業發展的新名片。

        本報記者 覃巖峰 王陽 文/圖


        高途智成港 打造智慧型未來科教綜合體

        “整個智成港項目分為三期建設,目前一期最早的5月底主體封頂,最晚的12月3日主體封頂。從今年初開工到現在,中間都沒有斷檔。今年底,該項目兩棟樓便可投入使用,明年8月前,一期項目整體可以交付使用。此外,本項目二期、三期設計已經提上了我們的工作日程。”4月27日,在鄭州經開區高途智成港項目建設現場,高途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向東說,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項目持續刷新建設“進度條”,真的是“高途速度、鄭州速度”。

        塔吊運轉、機器轟鳴,工程機械往來如梭……項目建設現場,工作人員堅守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爭分奪秒搶工期、趕進度,確保各施工節點按計劃保質保量如期完成,為項目順利建成揮灑辛勤汗水。

        高途智成港項目位于鄭州經開區濱河國際新城核心區,片區定位為“產城融合,宜業、宜居、宜樂”的中央休閑區(CLD),是高途集團在鄭州經開區投資建設的三期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約31萬平方米,建設周期3年,以打造集科技教育引領、文化交流互動、創新資源集聚、人工智能應用于一體的智慧型未來科教綜合體,布局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研發中心、科教產業融合孵化基地、高端科教研討書院、教育培訓基地等板塊。建成后,高途鄭州將實現年營收20億元以上,吸引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1萬人以上。

        陳向東介紹,項目分為總部辦公區、教學樓區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區3個主要功能區,未來將與北京總部一并發揮總部職能,形成強大的教育支持體系。此外,該項目建設還將融合休閑與文化體驗,建設書吧、咖啡廳、文化展廳、景觀餐廳、健身房等共享開放空間,提升片區的文化氛圍和城市功能。

        據了解,高途教育科技集團是兼具教育基因和科技驅動力的科技教育公司,于2014年6月由豫籍企業家陳向東帶領創建,2019年6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是全球A輪融資后直接上市的科技教育第一股。

        生于河南、長于河南,作為豫籍企業家,陳向東時刻關注家鄉河南發展,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投資家鄉經濟建設。2019年,高途中原總部落戶鄭州經開區,也被稱為高途集團副中心總部,是除高途北京之外規模最大的區域總部。今年1月,高途智成港項目奠基儀式在鄭州經開區舉行,這是高途集團鄭州中原總部的第三期項目。

        截至目前,高途集團在鄭州經開區已累計完成投資2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450萬美元。

        本報記者 王譯博 董茜


        中原現代食品產業園 構建“養加銷”一體化產業鏈

        “自從產業園落地中牟,區鄉兩級就為我們提供了無微不至的服務!一期2024年簽約并開工,目前養殖中心、育種中心1棟已建成投用。”中原現代食品產業園由鄭州現代農牧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昨日,指著繁忙的施工場面,該公司總經理張萌龍說,為實現年底前整場投入使用,施工方投入人員8000余人,采取“人歇機器不歇”的工作機制,多樓棟同時施工。

        中原現代食品產業園位于中牟新區刁家鄉境內,規劃總占地3895畝,總投資100億元,是以畜牧養殖為核心,拓展育種、研發、屠宰、食品加工、生物制藥、倉儲物流等相關業態,構建“養加銷”一體化產業鏈,打造“全產業鏈+食品科技+智慧物流”的現代化產業集群。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科技要素集聚、綠色循環發展、上中下游緊密聯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現代化食品產業園區,將成為全國技術領先的養殖基地之一,對提高全市乃至全省“菜籃子”保障水平、引領區域農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目前,智能供料中心正在加快建設,預計7月底建成投用。糞污處理設施、無害化處理設施等配套工程已建成投用。供水、供電等相關配套設施正在有序推進。

        產業園一期、二期建成后,將有效帶動聯合開發、創新聯盟、生物醫藥等融合發展,形成現代化產業集群,年產值有望達到200億元,能直接創造就業崗位6000個。同時,圍繞“從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條,帶動關聯產業就業3萬人以上,帶動周邊農戶增收20%以上。

        “產業園落定刁家鄉以來,我們成立了項目服務工作專班,主動服務、攻堅克難,實現了3個月內3000余畝項目用地流轉清障到位、兩個月61302米場外支農管網鋪設完成。”刁家鄉黨委書記馮凱說,鄉里還高效率、高質量幫助項目方完成80家上下游企業注冊、500余家企業用工招募,陪跑辦理備案、土地、環保等手續,對接做好供水、供電、污水處理等要素保障,有力推進了項目建設。

        中牟新區發改委主任李韶敏說,從項目前期規劃、建設推進到后續投產運營,中牟新區始終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項目轉,落實“首席服務官”“三級四聯”“幫辦代辦”等工作機制,成立重點項目服務專班,為項目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服務,全力推動項目快建設早投產。

        本報記者 盧文軍 通訊員 田雨  韓萬金 文/圖


        河南恒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填補鋁包鋼生產省內空白

        昨日,記者來到鞏義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康店園區,走進河南恒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鋼-鋁雙金屬復合新型材料項目生產車間,只見一臺臺先進的拉絲機將鋼線拉伸成細長的線材,隨后被送往下一道熱處理工序;幾十臺雙卷筒收線機有序作業,一根根完整的線材被卷繞在盤具上,通過牽引機把鋼絲輸送到加熱爐,然后再進入鉛浴、降溫、烘干等各個環節后,32臺雙卷筒集線器把一根根完整的鋼鋁雙金線材卷繞在盤具上。

        該項目一期于去年12月31日穿線試機成功,進入正式生產階段。3月招商,5月簽約,8月開工建設,年底投產……該項目從立項到生產,創造了當年洽談、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鞏義速度”。同時,該公司以全國第三家的領先技術強勢登場,填補了我省空白,是集鋁包鋼線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新材料企業。

        據了解,以鋁包鋼專用線材經過特殊工藝處理作為線芯,經過專用設備高溫高壓,在鋼絲外層包覆鋁的一種新型復合材料,具備節材、節能、高效等良好性能的社會效益,現已被廣泛應用于電力輸送、光纖電纜制造、電氣化鐵路、海底電纜、廣播通信和交通、建筑等領域,已成為鍍鋅鋼絲、鍍鋅鋼絞線、銅包鋼絲等產品在高性能領域應用的一種更新換代產品。

        河南恒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李三衛說:“我們剛開始申報的是26線、10萬噸、5條生產線的產能,但是經過市場考察后,公司對設備進行了升級,上成了32線帶集線器的生產設備,月產量3000噸到3500噸。我們有3條生產線,年產能就會達到10萬噸。”

        據了解,鋁包鋼鋼絲全產業鏈條此前在中國市場只有兩家,分別在安徽和江蘇,河南恒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三家全產業鏈生產鋁包鋼的企業,是河南省內第一家,填補了河南省空白。項目建成后,該公司預計每年實現產值15億元,利稅5000萬元,創造500個就業崗位,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同時,企業積極引入智能化生產設備和管理系統,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和成本。

        該項目從招商引資、廠房建設到試生產,前后僅用了大概9個月的時間。在土地盤活、文探物探、證照辦理等方面,康店鎮及鞏義市各相關職能部門都給予大力支持,加快了低效閑置用地盤活利用,實現了土地效益最大化。

        本報記者 謝慶 文/圖


        河南奧克斯600萬套智能空調項目

        中原規模最大智能空調生產基地

        在上街區丹江路以南、峨眉路以西、丹霞路以東區域,施工機械忙碌作業,河南奧克斯智能電氣有限公司年產600萬套智能空調項目建設正在緊張進行。不久的將來,一個總投資50億元、占地1378畝的智能空調生產基地將在這里崛起。

        奧克斯集團始創于1986年,產業涵蓋空調、用電、配電、新能源、醫療等領域,連續多年位列中國企業500強。該集團擁有14大制造基地、6大研發中心,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是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博士后工作站常設單位。空調是奧克斯集團規模最大的產業,該集團深耕空調行業31年,集高品質家用和中央空調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于一體,是全球第五大空調提供商,全球第四大家用空調提供商。

        河南奧克斯智能電氣有限公司年產600萬套智能空調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約66萬平方米。項目分兩期建設,目前,一期11萬平方米建筑已完工,主要包含宿舍樓、招聘中心、活動中心、成品庫、注塑廠房、辦公樓、食堂等,預計今年9月底投用。二期55萬平方米,主要包含電子廠房、總裝廠房、鈑金廠房、物資庫等,工程于今年3月開工,正加快推進。目前,一標段11#、12#物流庫基礎施工緊鑼密鼓,預計今年10月底竣工、11月投用。二標段預計2026年9月底竣工,2026年底投產,目前臨建搭建、擋土墻施工、塔吊基礎施工及總裝廠房、電子廠房樁基施工同步開展。

        建成后,該項目將成為中原地區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供應鏈模式最新的智能空調生產基地,全面投產后可實現家用空調年產600萬套,創造約6000個就業崗位,帶動150余家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從零部件供應到成品組裝,從技術研發到售后服務,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將在此崛起。

        為加快推進奧克斯空調基地項目,上街區成立了專項服務專班,提供點對點、全流程服務。通過現場辦公、周例會等工作機制,扎實做好督促協調、跟蹤服務、要素保障等工作,相繼協調解決手續辦理、施工道路通行等多項問題,全力保障項目加速推進。上街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管委會也將全力護航、全程跟蹤、全面服務項目建設,力爭項目早日投產達效。

        要不了太久,一臺臺上街“智造”的智能空調將從這里下線,走進千家萬戶。 

        本報記者 武建玲


        鄭州杉杉奧特萊斯二七店 南部城區崛起商業新地標

        春夏交替,鄭州南部城區消費熱潮涌動。在二七區大學南路東、左江路南的鄭州杉杉奧特萊斯二七店,綠植環繞的開放式街區內人頭攢動,年輕人在品牌店前精心挑選潮流單品,孩童們在霧森系統營造的清涼景觀中追逐嬉戲,處處洋溢著活力與朝氣。“日常客流超1萬人次,周末增至3萬,節假日可達5萬至8萬人次。”該店總經理張建的介紹,勾勒出這座南部新興商業地標的火熱圖景。

        作為杉杉商業集團全國第18家門店,杉杉奧萊二七店自去年9月開業以來便備受矚目。項目總占地190畝,分兩期開發。已投用的一期項目占地106畝,14萬平方米商業空間以“雙首層街區+盒子商業”復合業態為核心,創新融合“森系奧萊”“輕享奧萊”理念——25%的綠化率與霧森系統交織,讓消費者在購物中感受“都市綠洲”的愜意;緊臨地鐵口與繞城高速的區位優勢,疊加地下2000個停車位的配套,構建起覆蓋周邊的“6小時奧萊生活圈”,開業數月便躍升為區域消費新高地。

        在品牌矩陣構建上,杉杉奧萊二七店展現出強勁吸引力:匯聚20余家河南首進品牌及210家國內外品牌,“大品牌、小價格”的精準定位深度契合消費需求。其中,今年3月,耐克門店正式營業,新增1600平方米營業面積,商場整體開業率達100%。

        營銷創新成為客流激增的關鍵引擎。杉杉奧萊二七店以“年俗+潮玩”為主線打造消費場景:聯動鶴壁醉關公非遺展演推出新春市集、元宵巡游等活動;聯合知名運動品牌,舉辦親子馬拉松、勇士賽等10余場主題活動,進一步提升消費黏性。數據顯示,一季度商場整體客流達140萬人次,銷售額突破2.4億元,上半年沖刺5億元的目標清晰可期。

        “從拿地到開業僅用13個月,創下全國奧萊建設紀錄。”張建特別提及二七區“專班推進+專屬網格”的服務模式,為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展望未來,企業正加速業態升級:年內計劃引入輕奢美妝集合店、高端寵物用品等新業態,推動“奧萊+生活方式”全場景消費落地,構建涵蓋購物、休閑、體驗的完整“奧萊生態圈”。同時,計劃2026年啟動二期建設,規劃2.5萬平方米地上兩層商業,重點打造國內首個運動兒童潮牌室內館,與一期形成業態互補,預計年銷售額將再增3億元。

        這座商業地標的崛起,正是二七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今年以來,該區以“開局即決戰”的姿態,依托“周研判、旬調度、月分析”經濟運行調度機制,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一季度,393個千萬元以上重大項目完成投資88.4億元,17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3.6億元,30項聯審聯批事項全部辦結,37個項目簽約、55個項目開工、10個項目竣工達效,一幅“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

        本報記者 劉偉平 朱翔宇 文/圖


        鴻晟新材 在新能源賽道上鍛造鋁產業新引擎

        春夏之交,在鄭州高新區紅杉路西側,一片占地263畝的現代化廠房里,掘土機的長臂正在揮舞,智能化車間正在拔節生長——這里正是河南明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河南鴻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重點打造的汽車及綠色能源用鋁產業園。

        從一紙藍圖到廠房林立,從設備安裝到即將投產,這個聚焦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與綠色能源的省重點項目,正以“河南速度”書寫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傳奇。

        時間回溯到2024年6月,當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以年均超50%的增速席卷全球時,明泰鋁業果斷落子,成立注冊資金5億元的鴻晟新材,瞄準“卡脖子”的高端鋁材料領域。“中國去年新能源汽車產量500萬輛,僅‘四門兩蓋’鋁板就需60萬噸,但高端產能嚴重不足。”河南鴻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柴明科說。

        這個定位“國家急需戰略性新興材料”的產業園,從一開始就帶著使命感:一期投資8億元建設20萬噸汽車鋁板生產線,二期、三期分別布局中厚板和電池箔,形成覆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鋁材料矩陣。“我們要做的,是填補國內高端鋁材料空白,讓中國車企用上‘河南造’的輕量化鋁板”。

        走進施工現場,12萬平方米的光伏綠色車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屋頂光伏板日均發電4萬度,相當于3000戶家庭日用電量。而車間內,來自德國的氣墊爐生產線正在吊裝——這條單條投資2.6億元的“鋼鐵巨龍”,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鋁加工設備之一。

        “3條線同步建設,這在行業內前所未有。”柴明科說,項目累計簽訂9.5億元設備采購合同,5臺核心設備于2025年5月1日啟動安裝,配套的60兆瓦儲能項目將在9月與生產線同步投用。屆時,“光伏+儲能+智能生產”的閉環將實現30%的用電自給,單位能耗降低15%,成為“綠色工廠”與“數字化轉型”的雙標桿。

        在數字化管理中心的沙盤前,整個園區的生產流程躍然眼前:從鋁材坯料到板材成型,從表面處理到智能倉儲,每個環節都被實時數據監控。“我們構建的智能生態圈,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20%,缺陷率降低至0.3%。”柴明科說。

        這種“高端+綠色+智慧”的模式,正在重塑鋁產業的競爭格局。即將投產的一期項目,年產20萬噸汽車鋁板將直接供應新能源車企,單輛汽車74公斤的“四門兩蓋”用鋁需求,將在這里得到高效滿足。而二期、三期項目建成后,園區將形成“汽車用鋁+電池箔+航空航天材料”的全產業鏈,預計年產值超100億元,新增800個就業崗位,年利稅貢獻5億元。

        站在光伏車間頂層,遠眺正在安裝的儲能設備,項目負責人勾勒出更宏大的愿景:“未來這里不僅是鋁材料生產基地,更是綠色能源樞紐。”這正是河南“十大戰略”中綠色低碳轉型的生動實踐。

        從傳統電解鋁到高端鋁合金,從高耗能生產到“零碳工廠”,鴻晟新材的蛻變,折射出河南鋁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的躍升。正如園區門口的標語所言:“不是在造鋁板,而是在為新能源汽車裝上‘河南翅膀’。”

        本報記者 李穎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