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以案說法 | 沒有提供服務,錢也不退!“不當得利”不得不還?

        2024-08-0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沒有提供任何服務,剩下的錢按常理是應該退還的,不還會不會構成“不當得利”,要負法律責任?今天,記者獲悉,滎陽市人民法院崔廟人民法庭調解了了一起不當得利糾紛,去看看最終結果如何。

        張某在某公司從事運營工作,公司向張某支付2萬元作為公司店鋪流量推廣運營費,張某用去了3468.5元,經雙方確認未使用部分費用共計16531.5元,該部分費用張某未向公司提供任何推廣服務。后公司多次與張某協商返還該款項,張某均以各種理由拒絕支付。無奈之下,某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

        案件受理后,法官查閱卷宗后,將雙方當事人聯系到法院進行調解,聽取雙方當事人的訴求和想法。了解到張某之所以占有16531.5元不予退還的原因是原告拖欠他的工資,想用此費用抵扣。公司則表示因資金周轉困難才拖欠工資,待資金到賬后會馬上支付給張某。針對雙方的矛盾,法官先從法律上給張某釋疑解惑,在收到原告支付的店鋪推廣費,未使用部分費用“據為己有”無合法根據,依據我國《民法典》相關規定,構成不當得利,不受法律保護,應當返還給公司,不當得利和工資支付是兩種不同的法律關系,不應聯系到一起;對于拖欠工資,法官也告知原告拖欠行為不當,要及時足額支付工資。法官又勸說雙方換位思考、互相體諒,最終,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一致調解協議,并當庭支付完畢。

        說法:構成不當得利,應及時歸還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根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了利益。此案中,從原告提供的證據可以看出,其支付給被告20000元店鋪推廣費,被告也承認收到案涉款項,根據我國《民法典》規定不當得利有四個構成要件:一是當事人一方獲得利益;二是他方受到損失,指因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財產損失,既包括積極的損失也包括消極的損失;三是取得利益與受到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四是獲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即取得利益缺乏法律上的原因。因此,案中被告取得案涉款項構成不當得利,依法應返還。在現實生活當中,不當得利的案例有很多,如甲將現金誤存入乙銀行賬戶、手機充值誤入別人號碼……法官提醒,當取得不當得利時,應及時歸還,避免對自身造成不良影響。

        記者 魯燕 通訊員 徐文娟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