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西北的印象始于小時候看的那些電影《雙旗鎮刀客》《 西域響馬》,粗獷樸實的西北漢子,穿著好看的花布衣服的姑娘唱著《藍花花》,放羊的老大爺……當然還有好吃的西北美食,烤羊肉、涮羊肉、蒸羊羔以及各色面食等。
“娛樂休閑、放松心情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是必須得嘗嘗西北獨特的小吃、面食,還有牛羊肉。”剛剛從草原旅游歸來的吳飛似乎還沉浸在西北的美食和美景之中,“玩得非常開心,吃得也非常得勁,西北的面食和小吃相比咱鄭州都挺實惠,唯獨牛羊肉,價格要貴得多。”
這是為啥?西北草原不是盛產牛羊肉嗎?遍地成群的牛和羊價格咋還貴呢?
據介紹,西北的牛羊肉產量和種類不僅豐富,做法和口味也不盡相同,最大的特點是肉質鮮嫩且無膻味。西北地區有環境污染較少、晝夜溫差大、水質和牧草質量優良、牛羊散養等特點,保證了肉質與眾不同。特別是鹽池的灘羊,得天獨厚的天然地理環境,培養了灘羊獨特的質量,肉質細嫩、無膻味、味道鮮美、脂肪分布均勻;還有青海的牦牛,長期生長在高海拔的缺氧地區,體內血紅蛋白含量高,肉質也更為鮮嫩美味。牛羊肉富含優質蛋白質,還有豐富的鈣、鐵、維生素A、B等。有暖胃補陽的作用,尤其適合秋冬進補。
而這,就是西北草原牛羊肉價格比中原地區貴的原因之一。
從2009年到現在,以西北菜系著名的西貝,客單價一直在上升,從五六十漲到八九十,即使如此,也不影響排隊。究其原因,堅持西北原產地食材供應,再加上傳統做菜工藝,火爆至今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鄭州,也有一家專做西北菜的名門正派——大秦地西北菜。他們家不僅有地道西北小吃,如米皮、面皮、酥皮肉加饃、羊肉串、羊肉泡饃等,還有臊子面、油潑biang biang面、胡蔥花拌莜面等面食,也有手抓羊肉、碳烤羊棒骨、黃燜牛肉、西北鹵牛骨等。在這里,可滿足多樣化的用餐需求。
有人說,在有些地方吃得牛羊肉才小幾十塊錢。那么,他們的選材一定不是奔跑于草原的牛羊,而是口感相對較差的圈養牛羊。
據悉,大秦地精選錫盟、青海的牧蒙羊肉以及秦川牛,全程冷鏈運輸,不同的牛羊部位,在制作時采用不同的做法,將食材滋補性能、口感味道等最大優勢地發揮出來。而在面食方面,大秦地也優選西北雜糧,面食口味更勁道、更美味。
來來來,快上菜。我們已經做好大吃一頓的準備,你們也來吧。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