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娘,你看這是誰發給我的短信,還讓我點這個鏈接領禮品,真不真?”“我經常接到亂七八糟的電話,有啥辦法不接嗎?”為提高轄區獨居老人識詐防騙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守護他們的“錢袋子”,10月30日,在鄭州市民政局、滎陽市民政局支持下,樂緣社工在司馬村開展“安全‘家’倍 防詐無憂”獨居老人安全自護小組第一節——“銀齡盾牌防詐無憂”養老詐騙預防宣傳活動,將防詐知識送到“銀發族”身邊。

活動中,志愿者向獨居老人發放防詐宣傳頁,結合老人身邊事,剖析“保健品騙局”“投資理財陷阱”“冒充親人”等詐騙類型及特點。這些“似曾相識”的案例,既讓老人認清詐騙危害,也提升了他們對日常潛在風險的警覺性。
同時,志愿者現場演示“國家反詐中心”APP的下載使用方法,手把手教老人開啟來電預警功能,還提醒他們牢記“三不原則”:不輕易透露銀行卡密碼、不盲目相信“高收益”承諾、不獨自給陌生人轉賬,遇可疑情況或被騙,第一時間聯系村委工作人員或報警,以技防降低受騙風險。

此次面對面宣傳,不僅普及了安全知識,更傳遞了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懷,筑牢安全防線。滎陽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滎陽市將持續定期開展此類活動,健全獨居老人關愛服務體系,通過多種形式增強老人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為他們營造安全溫馨的居住環境,讓獨居老人真正“老有所安”。
記者 陶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