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西三環建設路附近有個警,咱趕緊去。”了解、取證,警情處理結束,還未喝一口水,56歲的袁永偉又帶著輔警趕赴新的現場。

22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接處警、服務群眾,這是中原分局西流湖派出所社區民警袁永偉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也是基層派出所24小時守護群眾的一個片段。
警網融合化干戈,和諧鄰里共筑夢
“小事不小看,用心去調辦!”袁永偉說,社區工作是一項馬虎不得的工作,要及時為群眾解決困難,及時化解家庭矛盾和鄰里糾紛,不然小摩擦就容易升級成大矛盾。他主動貫徹落實黨建引領網格化的工作要求,以警網融合的新機制促進社區基礎工作,盡心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

近日,劉女士乘坐完出租車,發現手機遺忘在車上立即尋求民警幫助。袁永偉聯系到出租車司機后,司機情緒激動地反饋乘客劉女士醉酒吐到了自己的車上。為了不激化矛盾,袁永偉聯系出租車司機所居住的社區網格員,幫助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

最終,劉女士向司機致歉并支付200元洗車費,司機歸還劉女士的手機,二人的糾紛被成功化解。劉女士更是送來“人民警察為人民,失而復得暖人心”的錦旗表示感謝。
正是得益于警網融合機制的有效運作,許多潛在的沖突得以化解于無形之中。無論是因停車引發的口角,還是因噪音產生的不滿,袁永偉總能耐心傾聽雙方訴求,用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的調解經驗,將潛在的沖突悄然化解,讓社區氛圍變得更加和諧融洽。
三方聯動啟智慧,科技賦能保平安
隨著時代的發展,建設智慧社區成為了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新趨勢。在這個過程中,社區民警袁永偉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積極與社區村委、物業公司溝通協作,共同推動智慧化改造項目落地實施。
社區裝上高清監控攝像頭和智能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后,袁永偉精心組織社區保安開展專業培訓,詳細講解視頻巡查的技巧與要點,幫助社區保安精準捕捉異常動態實現科技賦能。同時,他還主動傳授社區安保力量開展最小作戰單元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培訓,提升社區安保力量的應急處置能力。
不僅如此,他還召集社區保安和治安志愿者組建義務巡邏隊伍,合理規劃路線與時間,織密防控網絡。通過定期聯合演練,不斷磨合團隊協作默契,增強整體戰斗力。這些舉措成效顯著,轄區發案率大幅降低,居民安全感顯著提升。
如今,智慧安防系統與人力防控緊密結合,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防護體系,為社區筑牢了安全屏障,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家門口的安全守護,真正實現了“平安不出事”的目標。

走訪慰問察民情,排憂解難暖人心
袁永偉管轄的社區主要為回遷安置小區,地處城郊結合部,流動人口較多。為了做好社區基礎工作,他制定工作思路,把自己溶于居民之中,對每一條街巷、每一個樓棟都了如指掌,服務群眾、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群眾也慢慢知道身邊有著一位能夠幫他們解決困難的“貼心人”。
袁永偉每天帶領輔警深入轄區角落,主動上門走訪群眾,了解大家的生活狀況和需求。2023年7月初正是用電高峰期,管轄社區的臨時用電卻頻繁停電,他一邊安撫居民情緒,一邊與物業和村委積極溝通協調,并第一時間把情況上報所領導及辦事處。
民生問題迫在眉睫,所領導和辦事處積極開展工作,袁永偉帶領輔警安撫居民情緒、傾聽居民呼聲,將工作進度告知大家,取得了大家的理解。在各部門共同配合下,能夠負荷社區四個大院的供電設備建成投用,居民生活恢復了正常。
這樣充滿溫情的故事還有很多,社區民警通過細致入微的工作,不僅解決了老百姓的實際困難,更拉近了警民之間的距離,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支持。

深入社區講反詐,不驕不躁守初心
無論是孤寡老人,還是困難家庭,都是袁永偉關注的對象。無論是大事小情,都是他傾力解決的目標。面對日益嚴峻的電信詐騙形勢,他帶領輔警深入社區開展警民懇談進行反詐宣傳,幫助群眾捂緊“錢袋子”。
2025年8月,社區居民小石通過朋友介紹下載了一款電子股票APP,并深信不疑打算進行理財投資。平臺預警后,袁永偉第一時間找到小石進行勸阻,此時小石尚在籌錢還未投資。聽到民警的勸阻,小石意識到遭遇了傳銷投資詐騙,立即卸載投資類APP,安裝國家反詐APP。
袁永偉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用日復一日的腳步丈量著社區的每一寸土地,以點滴付出織就百姓身邊的安全網。他先后獲得“優秀社區民警”“ 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卻始終不驕不躁,堅守初心,用心用情為民服務。
重復的是業務,不變的是初心!在平凡中堅守,讓警徽在柴米油鹽間熠熠生輝,袁永偉使平安和諧不再是口號,而化作屋檐下真切的笑容、街巷里踏實的腳步。
記者 汪永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