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鄭州商城發現70周年的重要紀念節點,“鄭州商城與夏商文明暨鄭州商城發現70周年學術研討會”10月19日在鄭州正式拉開帷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科研機構與高校,以及劍橋大學、達特茅斯大學、大英博物館等國外知名機構的國內外24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回顧鄭州商城70年的輝煌考古歷程,攜手展望夏商文明考古事業未來的壯麗藍圖。
研討會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城市考古與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共同主辦。
70年櫛風沐雨,70年薪火相傳,鄭州商城的考古歷程,不僅見證河南考古的成長與中國考古的奮進,更以累累碩果夯實華夏文明根基:它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獲“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等多項殊榮,作為夏商考古核心支點,其70年成果為夏商周斷代提供關鍵樣本。這座距今約3600年的早商都城,奠定了古代王都營建范式,夯土城垣、宮殿群、青銅重器、刻符文字等彰顯文明成就,水利、倉儲、作坊印證社會組織力;它匯聚多區域文化,繼承前代并推動都城規劃規范化、禮制系統化、手工業專業化、社會形態完善化,是中國早期文明形成的重要源頭之一。
如今,鄭州商城已成為解析早期國家形態、重構文明發展的核心坐標,不僅為當代中國提供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自信,更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紐帶,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的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歷史智慧與文化資源。
研討會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王巍、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方輝、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張國碩、劍橋大學麥克唐納研究所教授梅建軍、達特茅斯大學教授艾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楊樹剛6位國內外著名學者作了研討會主旨報告。在各分會場,國內外參會學者圍繞“鄭州商城發現與研究”“夏商文明研究新進展”“商文明多學科研究”“夏商考古新發現”4個主題展開研討。
記者 左麗慧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