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級體育賽事與每一座擁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如影隨形,讓人不禁想起這座城市的鮮活、多彩和向上……承辦頂級賽事,更是衡量一個城市建設水平、文化品位的重要標志。
轉彎、沖刺、哨響!10月12日上午,隨著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中國鄭州大獎賽終極對決的塵埃落定,這場持續3天的國際頂級賽事于鄭州市鄭東新區龍湖水域落下帷幕。
從2023年F1H2O賽事首度花落鄭東新區,到2025年龍湖水域碧波再起。來自中國、法國、意大利、葡萄牙、芬蘭、瑞典、挪威、阿聯酋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10支頂級賽隊、20位頂尖賽手帶著“速度與激情”,三度匯聚“水域靚城”,競技水上狂飆,體驗特色文化,感受城市風采。
在賽艇的機器轟鳴聲中,在舉世矚目的賽事轉播里,“國際鄭”的新篇正在由浪重塑,“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的城市形象也在邁向新的高度。
速度較量
“體育鄭”活力四射
10月12日,伴隨著最后一場激情澎湃的比賽在鄭東新區龍湖水域收官,為期3天的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中國鄭州大獎賽在萬眾矚目中落下帷幕。賽前練習熱身,賽中緊張排位,到最后“總決賽”的激情上演,在競技與比拼中,這場頂級賽事再次燃動了整座城市的運動激情。
引擎轟鳴,3輪練習賽重燃“水域靚城”。時隔一年,擁有18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湖湖相映、水水相連”的鄭東新區重新迎來了2025年F1H2O鄭州大獎賽。10月10日,參賽的10支頂級賽隊紛紛在龍湖水域“下艇試水”,為即將到來的正式比賽進行熱身。
在練習賽中,久違的浪花飛濺讓現場觀眾綻放出了激動的笑臉。作為水上運動的“超音速戰斗機”,F1H2O摩托艇驚人性能令人嘆為觀止,其百公里加速僅需3秒,比賽時F1H2O摩托艇直線速度可達230公里/小時。當賽手駕駛賽艇在水域飛馳時,馬達轟鳴聲震耳欲聾,艇身劃破水面激起層層白色浪花,如離弦之箭般穿梭的身影,瞬間點燃觀眾熱情。
11日上午,一艘艘賽艇正式開拔,向著“桿位爭奪”的排位賽全力沖刺。排位賽第三輪結束前1分鐘,瑞典隊的約納斯·安德森以43秒95的全場最快圈速,拿下本次鄭州大獎賽正賽桿位,也成功搶得他職業生涯的第16個桿位。
鮮花、獎杯、桂冠……10月12日,在歡呼聲中,2025年F1H2O鄭州大獎賽正式落下帷幕。來自維多利隊的兩位賽手亞力克·威克斯特羅姆、肖恩·多仁特包攬本站冠、亞軍,沙迦隊的魯斯狄·懷亞特獲得季軍。憑借優秀的組織辦賽能力,鄭州市獲得了國際摩托艇聯合會頒發的“優秀辦賽城市”榮譽銘牌。
較量不只速度,也在為城市體育事業發展帶來“加速度”。近年來,從世界F1H2O摩托艇中國鄭州大獎賽的連年舉辦,到WTA鄭州網球公開賽、國際乒聯總決賽、現代五項世界錦標賽等多個國際高水平賽事接連落地,在一場場競技交鋒、一次次運動交流中,鄭州“活力之城、運動之城”的城市形象日漸豐滿,“體育鄭州”愈發活力四射、激情滿滿。
場外交流
“文化鄭”風采盡顯
一場國際賽事的舉辦,同樣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契機。10月12日上午,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中國鄭州大獎賽正賽開幕式在龍湖水域舉辦。太極劍舞剛柔并濟,豫劇扮相“花木蘭”領銜船前,以中原文化為載體,以傳統藝術為媒介的開場表演,讓國際賽事成為展現中華文化的閃亮舞臺。
10月8日晚,開賽前兩天,來自世界各地的水上摩托艇賽手與賽事嘉賓來到如意湖畔,登船體驗“如意龍湖·船說鄭州”游船項目。游船上,參賽選手們在水上演藝與雙語解說中穿越歷史光影,了解中原文化,邂逅比賽水域的夜間風采。
當李白、杜甫、潘安、李清照等一位位歷史人物從水面上走來,賽手們舉起手機,將鏡頭聚焦船外,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每一幕表演都讓登船嘉賓沉浸其中,享受著對美的共同期待。“這是一個美好而又精彩的夜晚,真的很希望我也懂中文,這樣就可以理解每一幕的故事。”參與全程體驗后,來自斯特勞歐隊的55號賽手瑪麗特·斯特勞感嘆道。
交流不只游船,非遺同樣惹人喜愛。10月9日,在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大賽中國天榮F1H2O摩托艇隊粉絲見面會上,來自洛陽的非遺拓印不僅讓傳統文化走入賽事,還讓朱紅墨汁點染選手指尖。
“Give me a roller,幫我拿一個滾筒。”“It means fortune,這意味著福運。”當宣紙上“吉祥”“如意”“百福”等字樣被紅墨渲染,美好的祝福便隨著講解聲飄向選手耳畔。在非遺體驗過程中,隨著親手拓印的作品完成裝裱,中國天榮賽隊領隊陳煥明表示:“我一定會把這幅作品帶走放好,留作此次比賽的紀念。”
不僅文化交流體驗活動“可觀、可感、可沉浸”,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還能讓你“裝進口袋”。為了展示河南文化,推動文旅文創與賽事相融合,由主辦方在場邊設立的“河南禮物”文創展臺吸引了國內外參賽嘉賓與觀眾前來圍觀。
展臺上,從“開封小籠包毛絨掛件”到“唐三彩抱鴨女俑瓶”,香包、掛件、精美書簽應有盡有,來自河南各地的特色文化濃縮成一件件文創產品,等待著市民游客的挑選。此外,從中牟雁鳴湖畔搬來的“大地之丘”帳篷營地,一場場科技與體育相碰撞的“青少年科技體育嘉年華”,在賽場外成為觀賽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從夜游如意湖、龍湖的光影浪漫,到手作拓印的傳統色彩,“文旅”“文創”“非遺”等元素都成為促進文化交流,展現“文化鄭”風采的賽事窗口,推動文旅體產業相融合,續寫場外之誼的城市新篇。
賽事保障
“服務鄭”禮賓八方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當一座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張開臂膀,禮賓待客,“鄭”在迎接八方。
10月5日,為迎接首批從機場落地鄭州的賽事嘉賓與參賽隊員,賽事主辦方為抵鄭嘉賓準備了熱烈的歡迎儀式與接機服務,無論是臨時搭建起的“交通服務臺”,還是高高舉起的歡迎標語和接站牌,都體現著東道主的“大城風采”。
當日下午1時許,國際摩托艇聯合會F1H2O推廣委員會執行主席拉維妮婭·桑佐沃·卡瓦列羅抵達接機現場,身著中國傳統服飾的工作人員以“作揖”之禮,向遠道而來的客人表示歡迎。受到現場迎接的拉維妮婭興奮地贊嘆:“這已經是我第三次來到鄭州了,這里的辦賽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并且變得越來越好,它是我心中的NO.1!”
“從地鐵‘龍湖北’站口出來,就能看到醒目的觀賽區指引牌,真的很貼心。”10月11日上午,徘徊在地鐵前的許先生對賽事主辦方的悉心引導不吝贊嘆。賽事期間,在金融島東北角沿湖區域,龍源東三街至龍源東五街沿湖綠化廊道上,多處明顯的觀賽指引讓“無需預約,全民免費,全域觀賽”的惠民理念真正走入市民生活。
賽場中,來自河南體育學院、河南工程學院等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們身著藍色帽衫辛勤忙碌,為場中各類工作積極協調;賽場外,包括現場接機儀式、保障車輛簽約、粉絲見面會等在內的諸多服務保障工作有序運轉,為賽事完美呈現貢獻力量。
除此之外,針對潛在出現的各類突發情況,3天的賽程,鄭東新區在賽事服務保障層面全面發力,協同醫療、安保、氣象、電力、通信等9大方面的服務保障工作通過全流程、全覆蓋的專業服務,全力保障賽事有序推進,為整場賽事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由浪重塑
“國際鄭”加速起航
“國際”二字,是面向世界的傳播與影響。本次在鄭州舉辦的世界F1H2O摩托艇賽事,不僅是一場國際頂級賽事,也代表了水上動力艇賽事的最高水平。作為一場每年在全球舉辦8至10站分站賽的國際大賽,其單站賽事全球受眾超10億人次,全年總受眾突破100億人次,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級體育IP”。
10月9日,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中國鄭州大獎賽賽事發布會在鄭州舉辦。發布會上,國際摩托艇聯合會F1H2O推廣委員會總經理卡西米羅·迪·圣·吉爾曼諾曾表示:“F1H2O賽事在鄭州的第三次舉辦,讓我們深切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鄭州以其開放、包容、美麗、國際化的特質,每年為賽事帶來新的驚喜,我們每年都期待來到鄭州,見證賽事與城市的共同成長。”
與時俱進,是“國際鄭”的昂然姿態。據了解,為擴大本屆F1H2O鄭州大獎賽的賽事影響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主辦方還為廣大市民推出了“賽事票根享優惠”系列活動。通過預約觀賽,市民朋友可憑“票根”在賽事結束后體驗“龍湖濕地公園有軌小火車”、鄭東新區市民體育公園部分運動項目、“如意湖水上巴士”等活動,推動“全民運動”走入市民生活。
“辦好一場賽、提升一座城、幸福一城人”。城市增添了“體育基因”,市民也更具“運動氣質”。此次賽事的落幕,也將成為鄭州市水上運動發展的新起點。據悉,用于此次比賽的場地將在未來改造為市民水上運動中心,面向公眾開放水上體驗和培訓項目,推動摩托艇、皮劃艇等水上運動的普及與發展,并著力打造一批集休閑、健身、觀光功能于一體的濱水公共空間,進一步豐富市民的文化體育生活。
城市因賽事而火熱,賽事因城市而多彩。三度起航,三次落幕;水波暫歇,塵埃落定。從賽場之上的競技比拼,到比賽之外的文化交流,從貼心細致的賽事服務,到與時俱進的國際風采……在鄭州與F1H2O賽事的雙向奔赴與互相成就中,“文化鄭”“服務鄭”“國際鄭”的城市形象全面彰顯,在提升辦賽水平、加速城市發展的同時,也譜寫出了“由浪重塑”的賽事新篇。借“F1H2O鄭州大獎賽”的東風,鄭州市再一次實現城市能級躍升、國際影響力飆升、群眾獲得感提升,更折射出這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城市、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萬千氣象。
本報記者 陳凱 覃巖峰 李居正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