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城市街巷間,那些帶著“里”字的地名總藏著特別的故事。鄭州的“里”更有韻味,蘊含著詩意,管城區阜民里、仁壽里、梧桐里、北慶里、隴海里、鄭新里、南慶里……這些帶著時代印記的“里”,在城市更新中既守住老鄭州的根與魂,又透著新生活的鮮與活,成了串聯古今的獨特坐標。
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阜民里特色街區里仁廣場,夜晚化身星光舞臺,曲藝、國慶、中秋三大主題音樂會輪番登場,在歌聲與歡笑中解鎖雙節專屬浪漫。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軟實力”鍛造“硬支撐”!

阜民里的豫劇表演吸引了眾多中外游客來打卡
項目厚重堅實,背景“硬核”
“阜民”二字,藏著老鄭州最樸素的愿望——民殷財阜,物阜民寧。這條緊鄰商都城墻阜民門的小巷,近百年的故事都刻在紅磚紅瓦里。
“短短幾年時間,阜民里真的是脫胎換骨,感覺這里充滿新奇、壯觀和驚喜!”家住城南路的馬先生回憶過往,細數變遷,充滿喜悅和激動。
原先這里大都是老門老戶的老街坊,民風敦厚淳樸,講究禮尚往來,由于基礎設施陳舊,雨雪天氣泥濘不堪。如今,整體風貌實現質變升級。
“管城區是鄭州商代都城遺址所在地,保護鄭州的文化之根、城市之魂,打造‘新煙火’生活美學引力場、敘事性文化場景體驗街區。”管城區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管城區聚焦“國際商都歷史文化區更新提質行動計劃”決策部署,深化文旅文創融合,高起點、高質量推進商代王城遺址3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全域開發、全景建設,全面推進形態更新、業態更新、功能更新,通過商業項目與歷史文化、現代技術與文物遺存的有效嫁接,傾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起步區和承載區。通過“一帶一園六街六片區”更新改造,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推動老城復興、古都新生,打造世界級大遺址保護典范、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全國重地和城市會客廳。
鄭州建中商城文化旅游開發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凱表示,經過加工改造、精雕細琢,反復打磨、幾重上色,阜民里一經亮相,立馬成了網紅打卡地。阜民里城市更新文旅融合項目緊鄰鄭州火車站和商代王城遺址西南城墻。總占地面積61.3畝,總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厚重文化底蘊,承載著轄區群眾強烈愿望,堅守百年街巷格局肌理與近代鄭州建筑風貌體系,推動文化資源由“軟實力”向“硬產業”轉變,聚焦“雅”“潮”“娛”“戲”多重元素,呈現肅穆莊重、典雅別致、豐盛出彩的神韻,切實實現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阜民里的豫劇表演吸引了眾多中外游客來打卡
創新創優并重,一路“向新”
老城復興,古都新生!讓千年商都重塑榮光,管城區時不我待,尊崇歷史,守正創新堅持以智慧、韌性、文化、宜居為目標,通過“留改拆建”等手法實施小規模、漸進式更新和微改造,最大限度保留城市文脈,打開封閉晦暗空間,為特色街區的文化煥活與產業復興提供空間基礎。
秉承工匠精神,追求細節品質,以“老鄭州 新青年”為發展理念的文旅新名片,高標準打造城市更新樣板精品。通過空間規劃和場景營造培育多元業態,充分發揮文旅產業的乘數效應,破解傳統城市更新以單一改造和建設帶來的經營難題。
阜民里城市更新文旅融合項目整體分為A、B、C、D四個區域,涵蓋策展空間、餐飲美食、休閑娛樂、非遺文創等多類業態。A區定位“雅”,打造鄭州獨有的城市文化記憶;B區定位“潮”,打造潮流動線;C區定位“娛”,打造悠享玩味的消費場景;D區定位“戲”,打造戲劇博物館、豫劇館,賡續歷史文脈,傳播中國精神,增強家國情懷。
“立足厚重文化底蘊,構建‘文化+、旅游+、商業+、城市+’的產業業態和文化形態,與古為新、串珠成鏈,培育消費場景,發展新興業態,做優做強城區經濟發展主平臺,讓世界聽見商都的文化聲音,讓世界看見商都的文旅創新。”郭凱說,通過高品質的街區形象、高規格的業態展示、高水平的運營管理,踐行城市更新文旅融合創新發展路徑。
古都凝神聚氣,悄然“向強”
阜民里項目作為鄭州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重點片區,寄托著人民群眾的渴盼與福祉。
文旅融合聚集人氣、涵養魅力、激發活力,文化“軟實力”正在悄然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支撐”。管城區城市更新以“里”為基本單元,讓承載著集體記憶的老街巷、老廠區保留煙火氣與人情味,呈現“向新”“向強”的趨勢、態勢和氣勢,煥發出持久生命力,點燃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守著城墻記憶的阜民里,正以獨特姿態續寫著守正創新的精彩故事。
解密城市密碼——古都,新生;老城,復興;舊巷,潮街。走進阜民里,老墻黛瓦間點綴著新潮,傳統與現代完美交融,穿梭在充滿年代感的街巷,撫摸著古老的墻壁,感受歲月的痕跡。讓青春與古老在這里連接,讓文化消費潛力得到彰顯。
雙節假期,這里既“新”又“潮”,并不“老氣”,成為鄭州嶄新的文化名片,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阜民里、亳都?新象系列主題活動,吸引近120萬游客打卡,多個話題先后登上熱搜榜前列甚至霸榜。
文旅文創就像一個“導火索”,一經點燃,瞬間引“爆”。個中緣由,滲透著鄭州人的努力付出和探索創新。
深秋時節,陽光灑向巍巍挺拔的古城墻,人們信步走來,拾級而上,沿著城墻角走進阜民里,體驗千年商都的巨變,感悟城市更新的風采。
本報記者 王思俊
通訊員 張玉龍/文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