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千年商都鄭州遇上微短劇新風口,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聚美空港豎屏電影基地內日均8~12個劇組爭搶檔期,預約已排至10天后——這座被業內稱為“豎店”的城市,正撬動百億級微短劇經濟新藍海。近日,《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鄭州市加快推動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以16項硬核舉措推動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叫響“豎店”品牌,打造中國“微短劇創作之都”。
打造“鄭州故事”IP矩陣
微短劇作為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興業態,正成為網絡視聽和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鄭州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產業基礎,積極布局微短劇賽道,圍繞精品創作、產業集群、人才培養等提出一系列創新舉措,一批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質微短劇火爆上線。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鄭州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8.5億元,同比增長35.7%;全市微短劇企業超800家,從業人員近4萬人,日均接待劇組80余個。
打造“鄭州故事”IP矩陣,必須鼓勵精品創作。《意見》明確,我市將實施精品微短劇創作工程,組織微短劇劇本征集活動,鼓勵微短劇制作機構圍繞鄭州歷史文化、文旅資源、鄉村振興等主題開展創作。組建微短劇評藝評審專家團隊,加強精品微短劇創作指導和行業發展研究。鼓勵將本土化劇本、優秀中短篇小說等改編為微短劇。
同時實施“微短劇+”行動計劃。發揮各行各業優勢,推動微短劇與鄭州本土品牌、文旅場景、網紅街區、普法、科普、非遺、功夫、“老字號”以及國潮新品等領域深度融合,推出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微短劇+”融合新模式,賦能千行百業。
打造高質量產業集群
剛剛舉行的2025·鄭州微短劇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消息:鄭州在2024年設立微短劇扶持政策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優化措施,建設5個市級微短劇產業園,并對金水區大志影視基地、聚美空港豎屏電影基地等15個拍攝空間進行提檔升級,推出百處微短劇拍攝取景點,打造“產業園—拍攝基地—取景地”三級空間體系……
隨著政策的持續推進和拍攝基地的日益完善,鄭州微短劇產業集群效應愈發明顯。
圍繞壯大主導產業,《意見》明確,鼓勵生產要素向微短劇制作機構、網絡視聽平臺集中,培育大型專業化市場主體,形成龍頭引領效應與產業集聚效應。推動網絡文學、MCN機構等行業將優質IP轉化為微短劇產品,鼓勵電商平臺創新微短劇多元商業模式,帶動版權運營、MCN服務、IP衍生品開發、第三方專業服務等配套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新媒體資源整合步伐,打造具備較強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的微短劇產業與新媒體融合集團;鼓勵具備條件的微短劇企業或網絡視聽企業按程序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提升產業科技賦能水平。
圍繞育強產業園區(拍攝基地),我市重點推動微短劇產業資源優勢集中的區域率先突破,依托市民活動中心、大志影視基地、中原數字經濟科創園、天健湖影視產業生態集群、紫星莊園及周邊區域,加快打造市級微短劇產業園區。鼓勵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盤活閑置資源,推進微短劇拍攝基地建設,對現有拍攝基地進行提檔升級,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推出一批鄭州特色拍攝取景地,加快構建“產業園區—拍攝基地—取景地”三級場景空間布局。支持優勢產業園區按程序申報國家級、省級網絡視聽產業示范園(基地),提升鄭州市微短劇產業平臺能級。
同時,鼓勵外地企業來鄭投資合作、注冊影視公司,對落戶產業園區(拍攝基地)的微短劇關聯企業(含劇本創作、MCN機構、動漫制作、發行平臺等),按規定予以政策支持。對投資建設微短劇產業園區(拍攝基地)的企業,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吸引優質資源向鄭州市集聚。
設立“微短劇出海服務窗口”
微短劇不僅在國內市場表現亮眼,在出海方面同樣成績斐然。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鄭州已有100多部微短劇在海外發行,累計下載量近5500萬次。
按照部署,我市將設立“微短劇出海服務窗口”,制定微短劇產業數據出境負面清單,探索微短劇海外演員“免簽時長延長+容缺受理”便利化舉措,推進境內外微短劇拍攝、后期制作等專業領域職業資格互認。同時組建鄭州市微短劇進出口協作體并拓展其服務功能,助力提升鄭州市微短劇品牌國際影響力。
推動微短劇出海方面,圍繞“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城市品牌,打造一批兼具“國際視野、中華元素、現代創意”的優質微短劇,積極申報參與“視聽中國—公共外交”播映工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對出品質量高、傳播效果好、社會反響佳的微短劇出海項目及企業,支持其申報國家和省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重點項目。
與此同時,鼓勵有影響力的微短劇企業或行業組織在鄭舉辦微短劇主題創作展會、交易會、研討會等產業活動,搭建產業交流合作平臺。支持微短劇制作機構參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影視節展,通過設立展臺、舉辦精品微短劇推介會等形式,擴大鄭州市微短劇知名度。
搭建微短劇產業綜合服務平臺
為保障產業健康發展,鄭州著力健全服務機制。《意見》明確,我市將搭建微短劇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為微短劇制作機構提供政策咨詢、項目申報、人才培訓、技術支持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完善全周期協拍服務體系,為來鄭劇組提供在線預約、設備租賃、群演調度等專業化服務。搭建微短劇版權登記服務平臺,將打擊微短劇侵權納入“劍網”專項行動,提升侵權案件處理效率。
不僅如此,還將設立“河南微短劇鄭州市審查服務中心”,強化對微短劇制作各環節指導服務,提升審核質效。建立微短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供需對接機制,加大對微短劇企業、微短劇產業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人才培育方面,大力引進和培育制片、編劇、導演、剪輯等優秀專業人才,將其納入“鄭聚英才計劃”支持范圍,按規定落實保障性租賃住房(人才公寓)、購房補貼、學歷人才生活補貼等政策。鼓勵市縣兩級將微短劇行業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認定體系,認定后按相關規定享受對應層次保障待遇。培養“一專多能”的微短劇全鏈條專業人才;加大微短劇領域骨干人才支持力度,為行業人才設立產業骨干人才認定專門賽道,給予政策傾斜。
規范行業有序發展方面,《意見》明確,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指導微短劇制作機構、網絡視聽平臺健全內容審核管理制度,確保微短劇內容健康、播出安全,嚴禁創作、傳播低俗、庸俗、媚俗內容。對微短劇行業存在的違法經營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充分發揮微短劇行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推動行業自律,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記者 董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