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秒還是現代都市白領在會議室劍拔弩張,下一秒轉身就走進民國書房與“反派”暗戰交鋒——這奇妙的場景切換,在鄭州微短劇拍攝基地每天都真實上演。9月22日下午,2025·鄭州微短劇高質量發展大會的嘉賓們實地考察了大志影視基地與聚美空港豎屏電影基地,探訪手機端微短劇的拍攝現場。作為鄭州“微短劇創作之都”的核心載體,兩大基地憑借專業化場景、全鏈條服務及產業集聚效應,展現了河南微短劇產業的硬核實力。
豎屏內容的“一站式”生產樞紐
位于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聚美空港豎屏電影基地,總投資近1500萬元,總面積達4.5萬平方米,于2024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是全國領先的豎屏影視拍攝基地。嘉賓們實地觀摩了已建成的近2萬平方米拍攝空間,其中20余個真實場景涵蓋現代都市、古風庭院、職場辦公、醫院、法庭等多元題材,可滿足不同類型微短劇的拍攝需求。
“我們公司主營影視后期宣發,這次來是想直觀了解短劇制作全流程。看到各式各樣的場景和正在忙碌的劇組,感覺很有收獲。”天津年年有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郭慧首次近距離接觸拍攝現場后表示。
北京那時光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合伙人、冷湖科幻影視基地總經理王基遠則評價:“基地的設施、場景都很完善,醫院、宴會廳、家庭等場景全面覆蓋,拍攝所需的器材、道具也應有盡有,能滿足微短劇‘即到即拍’的高效制作需求,為劇組節省大量時間。”
據基地負責人介紹,基地目前日均接待劇組10余個,一部短劇從開機到殺青僅需3天至5天,熱門場景常需提前一周預約。自運營以來,已累計拍攝650部短劇,總制作成本突破1億元,直接帶動周邊消費超5000萬元,并吸引30余家版權、制作、發行企業及10余家配套服務公司落戶,形成了從創作到發行的完整產業閉環。
產業優勢凸顯 未來合作可期
坐落于金水區黃河南岸的大志影視基地,則以“規模大、類型全、專業服務完善”著稱。基地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1萬余平方米拍攝空間,包含50余組高品質室內實景,設有團隊創作空間、編導、演員工會、場景、攝影燈光器材及團隊、服化道、人才培訓、人力資源、商業配套甚至是食堂等后勤保障等板塊,即便是新手劇組也可以不再為劇本落地而發愁。自2025年5月運營以來,單日最高接待劇組13個,月均約200個。
“參觀中能明顯感受到鄭州微短劇‘拍攝周期短、產量大、效率高’的鮮明特點。”許昌全媒影視公司負責人表示,“微短劇已成為‘新大眾文藝’的主力軍,河南微短劇產業發展迅猛,制播量位居全國前三,作為廣電人,希望能與各地同行加強交流,尋求更多合作機會。”
“鄭州是全國微短劇‘承制重鎮’,我們此次是抱著學習的態度而來。”湖南豎店影視集團商務總監周凌翔在肯定鄭州基地優勢的同時,也提出需警惕“同質化競爭”。他建議結合原始建筑特色打造主題化IP:“例如大志影視基地的廢棄工廠風格,可聚焦未來科技、舊土風題材;聚美基地依托原商場結構,可深耕現代醫療、都市生活場景,形成互補業態,并通過‘二樓改造+主題場景拓展’提升利用率,以差異化定位實現產業協同。”
本報記者 蘇瑜 許怡童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