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記者從新鄭市科協獲悉,鄭州市、新鄭市科協于9月29日在新鄭市倉城學校開展“科普啟心智,創新向未來”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月活動。

開場的“科普秀”,從一場“觸手可及的云霧”開始,科普講師用專業設備生成一團團清涼的煙霧,“原來云霧能摸得到!”一句稚嫩的驚嘆,藏著孩子被理解的歡喜。
“掌心火焰”的環節,科普老師讓火焰在掌心穩定燃燒,卻絲毫沒有受傷時,孩子們眼中滿是驚訝,科普老師邀請大家近距離觀察,讓愿意嘗試的孩子輕輕觸碰。“原來火焰不是都危險的”,當孩子放下對火焰的固有畏懼,老師才緩緩講解“燃料汽化”“熱量分散”的原理。
粉塵實驗的設計,則藏著“安全與知識并重”的細心考量。老師沒有用真實場景的危險演示,借助安全模擬裝置,讓孩子們在震撼的聲光效果中,看清粉塵云燃爆的過程,再同步講解“可燃物濃度、火源、氧氣”三大爆炸條件,以及日常的防護要點。
馬德堡半球與渦流空氣炮的環節,輕量化的半球裝置,讓每個孩子都能親手嘗試“抽真空前后的差異”,不用費力就能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操作簡單的空氣炮,讓孩子能親手發射“空氣彈”,看著氣球晃動、紙杯倒塌,收獲滿滿的成就感,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輕松的氛圍里,讀懂科學的神奇。

這場科普活動,不是一次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對孩子們成長的用心陪伴,把實驗室“搬”到校園,讓抽象原理變成可觸摸的體驗,給每個孩子動手、嘗試的機會,讓科學不再遙遠,一顆“樂于探索、敢于提問”的種子在他們心底扎根。
記者 劉盼盼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