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以來,河南省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新聞,并答記者問。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堅持“一個尊重、五個統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功能品質明顯提升。全省累計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487個、完成投資10918億元,更新改造地下管網1.56萬公里,新增供暖面積1億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18.4平方米;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51萬個、惠及群眾174萬戶,打造了一批完整社區、美麗街區、活力片區,有力推動了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和現代化河南建設。
全省累計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29萬套(間)
保民生聚活力。因城施策、多措并舉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堅決打好保交樓保交房攻堅戰。全省累計籌集公租房約103萬套,開工(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29萬套(間),開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近1.4萬套,保障城市低收入群體住有所居,吸引集聚新市民、青年人創新創業,增強城市發展動力活力。在補短板提品質方面,有序推進“三區一村”改造,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累計建成綠色建筑3.95億平方米
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省轄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在全國率先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成城市綠道7522公里、口袋公園5790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88平方米。積極培育綠色建筑、綠色建材產業鏈,累計建成綠色建筑3.95億平方米,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完成1991萬平方米;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同時重治理優服務。出臺修訂供水、排水與污水處理、燃氣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完善提升市容市貌、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等標準規范,印發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導則,開展城管隊伍“強轉樹”活動,推進街面管理網格化、市場管理規范化。13個省轄市基本建成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創建紅色物業,推動物業服務融入基層治理。
全省改造“帶病運行”燃氣管道6951公里
五是強基礎增韌性。全面排查整治城鎮燃氣、房屋建筑等安全隱患,加力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十四五”期間,全省改造“帶病運行”燃氣管道6951公里,加裝居民戶內燃氣安全裝置1700余萬戶,完成非居民用戶“瓶改管”“瓶改電”15.6萬戶;新建改造雨水管網約5500公里,新增海綿城市達標面積521平方公里,建成城市排水防澇四級責任體系和城市洪澇聯排聯調工作機制,全省移動抽排設備和抽排能力增至429臺、59.4萬立方米/小時。
推動歷史文化保護片區“活”起來
嚴保護活利用。推動建立多層級多要素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8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5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31片歷史文化街區、2578處歷史建筑成為傳承中原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鄭州商城遺址、開封古城墻、洛邑古城、安陽殷墟等歷史文化保護片區成為網紅打卡地。
下一步,河南省將聚焦“1+2+4+N”目標任務體系,深入實施城市更新重點工程三年行動,大力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文脈賡續、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著力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
記者 孫雪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