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寫字能聽故事,開學要讓老師夸!”8月28日上午,中原區三官廟街道河南紡機社區公益書法課堂上,7歲男孩舉著“橫畫”作品雀躍分享。這場面向5~10歲孩子的免費暑期硬筆書法班,是社區“小服務”的縮影,正幫孩子們收心迎開學。

上午10時的課堂上,中國硬筆書法協會講師曹老師干貨教學:投影演示握筆姿勢,拆解“橫”“豎”技巧,并一對一糾正;講“日”“月”字時穿插演變故事,發起“橫畫比拼”,20余名孩子在笑聲中練字。“上課是打基礎,更要種植興趣。”曹老師常鼓勵孩子每日練10~15分鐘。

課程依托社區“合伙人模式”:聯動轄區教育機構,配齊專業講師與物資。該模式早已融入日常:上班族選“紡機夜校”書法課,寶媽在手工工坊交流育兒、手作增收;今年4月,社區還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剪紙非遺傳承宣講活動——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活動,現場吸引眾多居民參與,老師手把手教大家剪吉祥紋樣,從折紙手法到剪刀弧度耐心指導,既讓居民親手觸摸傳統文化,也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更讓非遺傳承從“聽說”變成“體驗”。此外,小提琴、微短劇培訓也各得其所,精準匹配不同群體需求。



“需求在哪,服務就到哪。”社區負責人黃慧子表示,依托“萬人助企”與合伙人模式,資源聯動精準對接需求。暑期書法班從8月26日開始到30日結束,社區已在籌備短視頻剪輯、家政技能等新服務,持續用“小服務”擦亮“紡機幸福匯”。
記者 徐富盈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