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鄭州移動馳援京冀應急通信保障隊圓滿完成各項搶險救災任務凱旋。
7月底,北京密云、懷柔、延慶三區突現歷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鄭州移動聞“汛”而動,迅速組建馳援京冀應急通信保障隊,攜固定翼無人機、水陸兩棲全地形車、衛星車、衛星背包站等“硬核利器”千里馳援,在斷網失聯的災區筑起一道道通信保障防線,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深鐫刻在防汛保障的第一線。
無人機升空:三公里覆蓋圈里的“平安信號”
在密云區太師屯鎮的雨幕中,一架鄭州移動調派的FS100固定翼無人機沖破云層,在受災村莊上空架起一座“空中基站”。這架堪稱“通信利器”的無人機,依托亞太星空6D衛星實現實時操控,能在5000米高空續航600公里,即便遭遇6~7級大風也穩如磐石。其搭載的大功率集數天線,可形成直徑3公里的信號覆蓋圈,同時為數百名用戶提供通信服務。
“收到短信的那一刻,眼淚都下來了!”受災村民王女士的經歷道出了眾人的心聲。當“中國移動緊急調派無人機已恢復通信”的短信穿透信號盲區,無數被困群眾終于能撥通親人電話,報出那句遲到的“平安”。據悉,這架無人機為多個失聯村落提供信號支持,成為暴雨中最可靠的“空中信使”。
全地形車沖鋒:水陸暢行的“物資急先鋒”
與無人機形成“空地聯動”的,是鄭州移動派出的水陸兩棲全地形車。這款“鋼鐵猛獸”不僅能在碎石堆積的崎嶇山路靈活穿梭,更可直接浮渡積水路段,憑借原地調頭技術在狹窄空間自由調度,堪稱“災區通行神器”。其車身遍布的牽引鉤環適配貨車、鐵路、船舶等多種運輸方式,讓設備能以最快速度抵達一線。
8月1日,馮家峪鎮西灣子村業務匯聚機房因斷電陷入癱瘓,4個基站面臨“斷供”危機。全地形車臨危受命,拉著發電機和光纜跳線在塌方路段一路沖鋒,最終將關鍵設備安全送達。隨著機房重啟,周邊村落的通信信號瞬間“滿血復活”。隨后,這輛“全能戰車”再度出發,為北莊鎮山路受損村莊架設背包基站,讓更多失聯角落重獲“聲息”。
從空中無人機到地面全地形車,鄭州移動的“黑科技矩陣”在此次搶險中展現出強大戰斗力。這些設備不僅是技術實力的見證,更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動實踐。接下來,鄭州移動將繼續嚴陣以待,密切關注我省“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持續筑牢防汛應急防線。
記者 李冬生 通訊員 陳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