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結束,孩子的暑假作業寫完了嗎?近日,鄭州一位36歲寶媽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因為孩子兩小時寫不出一篇作文、數學題也寫不對,情緒太過激動,氣到腦出血。這個事情一度沖上熱搜,引發各位職場爸媽的共鳴:捶爛書桌、撕碎課本、扔書包、崩潰大哭……在尋訪的10多位家長中,有法學碩士、醫務工作者,也不乏985等高學歷家長,但提起在家輔導孩子作業,都直言這些看似荒誕的場景幾乎每天真實地在家里上演。特別是暑假作業剛喘口氣,新學期又將面臨挑戰。
那么,如何為自己的情緒找到出口,讓家庭環境變得“母慈子孝”?近日,記者采訪了心理專家、醫生及老師,聽聽他們怎么說。
事件:36歲寶媽輔導孩子作業氣到腦出血
“兩小時寫不出一篇作文,數學題也寫不對,很難不生氣”。近日,鄭州的36歲寶媽輔導孩子寫作業,突然頭疼,左半邊肢體活動也受限,到醫院檢查確診為腦出血。目前,患者正在康復治療中。
據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EICU主治醫師馮愛星介紹,該寶媽因輔導作業情緒激動導致腦出血5到10毫升,對她以后的肢體運動、生活還是有一定影響的。馮愛星說,工作中,他經常會接診因情緒激動引發的突發疾病的患者,其中不乏有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導致的情緒激動引發的疾病。
“頭暈、頭痛,乃至腦出血,像這些患者情緒激動血壓突然飆升到危險值,說明他們本身就有潛在的危險因素。”馮愛星說,一般正常人生氣,那是有生理變化的,血壓會升高,但不是立馬就腦出血,對于本身有高血壓、腦血管有問題的人來說,在情緒激動時,血壓明顯升高,血管波動得特別強烈,它薄弱的地方破了,就會引發腦出血。
與鄭州這位寶媽有相同感受人不在少數,記者在“百度一下”輸入“輔導孩子作業爸媽氣出病”詞條時,出現數十頁相關報道。其中,今年7月23日,河北一男子輔導8歲兒子寫暑假作業,被氣進急診室。檢查結果為高血壓急性發作合并心律不齊,誘因是輔導孩子寫作業。
杭州一位教師下班回家,輔導孩子作業,情緒上來,突然感覺頭痛欲裂,還直犯惡心,在衛生間干嘔了一陣。休息了一晚情況仍未好轉,做了頭部CT,結果顯示為蛛血。幸好她的顱內出血量不算多,只需接受保守治療……
共鳴:輔導作業讓家長抓狂,黃渤《學爸》視頻10萬人轉發
網友“晴天追劇1社”去年發布了一段視頻,來自黃渤主演的電影《學爸》片段,目前轉發已10萬+,跟評近6000人,點贊量達5.5萬人。
視頻中,黃渤演繹的幾個片段包括輔導孩子作文、英語、數學作業,最為經典的是“黃渤”在輔導孩子作文的一段經歷:
“一篇小學生作文,他從天亮到天黑,他就盯著那個寫字臺上的本子,我就聽著他那個圓珠筆,咔嚓、咔嚓、咔嚓,我那個心就跟著咔嚓、咔嚓、咔嚓,我跟你說我實在是忍不住了,我從后面就跟了上去,就在這個時候,他在本子上寫下了:‘我們一家三口’。說實話,看見那幾個字我還有一點感動,我一想天也不早了,這孩子還餓著肚子呢,我就趕快跑到廚房,我給他炒了個芹菜,又給他弄了個西紅柿燉牛肉,我上面還撒了點香菜,這孩子從小就不喜歡吃香菜,我又一塊一塊給他摘出來,米飯也熟了,我不忍心打擾他,我就慢慢、慢慢靠過去,那作業本上寫著:我們一家三口,那個口子還沒給封上。一下午,三個半小時,你就說有沒有這樣的孩子,誰能受得了這樣的孩子?!”這情景,已經讓“黃渤”抓狂到了極點。
視頻演繹看起來搞笑,卻引起很多網友的共鳴——“看著看著就哭了”。跟評中,很多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網友“是香香吖”: 內容過于真實,我咆哮了兩個小時,老公看不下去了,叫我去一邊,他來!結果10分鐘后,他沖出去拿掃帚。
網友“Mr. 7”;今天剛輔導完作業,孩子的數學我也是每次都崩潰。我一個工程師天天搞計算的,孩子數學不行;孩子媽媽一個編輯,天天寫文章,孩子語文也不行。
@是承承呀: 我給孩子輔導作業時,家里的狗都貼著墻走……
專家支招:輔導孩子寫作業,保持冷靜和耐心
輔導孩子寫作業,如何做情緒的主人?高級心理咨詢師、鄭州市團市委12355青少年服務中心主任袁林方表示,首先,要孩子爸爸多陪伴,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一是在子女眼里爸爸比較威嚴,二是心態相對平穩。其次,父母要做好情緒管理,現在工作、生活壓力大,不要把這些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比如,在單位養成的職業習慣,回到家里,帶著習慣去面對孩子,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很多情緒莫名不好,他會把這個壞情緒反作用到孩子身上,而父母是不自知的。
此外,語言藝術是幫助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因素,比如感嘆句、反問句和疑問句,在管理孩子和家庭生活中越少用越好。讓人最舒服的就是陳述句,很多事情陳述事實就可以了,不要反問或感嘆。
袁林方舉例說,比如孩子好不容易睡了一個晚上,休息過來了,早上還沒起來。你上去就是一句:“咋還不起床?”一下子把孩子情緒就破壞了。
那么,如果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情緒發作了,怎么辦?
袁林方建議,家長情緒激動時,最好先離開幾分鐘,等回來基本就正常了,所以不要在這個場景里面升級你們的矛盾。
如果作業完不成,“需要家長逐步引導,問問孩子這個題會還是不會,不會的因素是什么?用不用指導,或者幫你找個人指導一下好不好?”袁林方說,此時,家長千萬不要逼孩子。另外,可以拆分一下任務,就是降低對孩子的預期、減少孩子的畏難情緒。可先給個小目標,然后再加大一些,先做一個再做一個。孩子做累了不在狀態了,就帶孩子玩一會兒或者帶他去樓下轉一圈,回來或許狀態就好了。“如果孩子的思路打不開,硬要完成作業就會覺得更難了”。
醫生建議:家長輔導孩子情緒發作時,需馬上轉移注意力
對于情緒容易激動的家長,馮愛星也建議,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一旦發現自己情緒急躁,“需要馬上轉移注意力,立即放下,去干點別的事兒,來舒緩一下心情,或者讓孩子先休息一下,換換腦子,也許有不一樣的收效。”馮愛星拿自身舉例說,他有兩個孩子,一個上高中、一個上小學,“以前老大上小學那會兒,學習態度不太端正,說了也不聽,氣得也打他”,后來,覺得這種方式不行,自己氣得要命,長期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好。對待二寶,他更多的是和孩子溝通,孩子馬上三年級了,他給孩子買了個小型學習機,每天給他布置作業,雖然有時候孩子也會不高興,但都能按時完成,“孩子學習態度也還可以,事實證明,原來對老大的那個打罵方式是失敗的”。
馮愛星說:“控制情緒不僅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在給孩子做榜樣,畢竟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同樣重要。比起一次作業的滿分,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氛圍,更能讓孩子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老師錦囊:了解孩子實際情況和需求,制定合理學習計劃和方法
從事20多年語文教學、擔任多年小學班主任的吳瑞老師表示,輔導孩子被氣到住院的事在教學中也有所聽聞,但說到底,還是家長自帶的學習焦慮,對孩子的期待太高了,發現無法在短期內達到家長的期望值,就會急躁、發泄不滿,甚至出現打罵等情況。其實,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成長路徑,而且成年人的認知和孩子是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的,應該多給孩子一點鼓勵和耐心。
對于家長普遍關心的如何有效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問題,吳瑞說,首先,遇到作業差錯較多或考試沒考好的情況,家長不能一味指責孩子,應多傾聽孩子的回答,了解孩子的實際學習掌握情況和需求,幫助其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方法,必要時和任課老師溝通,從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其次,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環境,給孩子創造相對寬松的學習和生活氛圍,通過閱讀、講故事等形式,給孩子營造出學習氣氛,而不是各自抱著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玩自己的。偶爾也可以配合學習目標給與獎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創造力。
總之,家長一定要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和榜樣,而不是讓孩子感覺是“監工”,讓輔導作業成為親子游戲、攜手共進的美好回憶,而不是引發矛盾、危害健康的“導火索”。
家長妙招:換位思考,你每天面對老板吼,還會有好心情工作嗎
其實,在跟帖中清醒、理智的家長不在少數,分別分享了自己的小妙招。
“@任性辣媽”說,其實,對孩子不要吼,你要放下成年人的身段,讓他去學校學了回來教你,然后夸他,他就會有自信,他就覺得他很厲害。你越吼孩子心越亂,換位思考,你每天面對被老板這樣吼,你還會有好心情工作嗎?
“@咹啶=婞福”說,以前也因為給兒子輔導作業失控過,兒子被吼得什么都不會了,連睡覺都在哭。第二天早上起床嚇得就做給我看,什么都會了。從那天以后就不再盯住他寫作業,和兒子溝通不了的讓他用手機查。后來慢慢放手,兒子還很自覺地完成了作業。之后考上縣里最好的高中,現在上大二了。
“@漫步徜徉的快樂”說,教育就是要耐得煩,不要把孩子當成“全能”的你,別強求。只要不是紀律問題、態度問題,僅是學習能力方面的問題,要理解小孩的成長特性,一點點去引導和突破。
記者 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