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增強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識,筑牢暑期安全防線,8月15日,在鄭州市民政局和二七區民政局的指導下,鐵道家園社區開展“水不溺童·愛不缺席”主題宣傳活動,通過案例警示、互動問答、政策宣講和實地教育等形式,為轄區兒童及家長送上了一堂生動的安全教育課。
活動首站設在熊兒河旁,福華街民政服務站的社工結合真實水域環境,向兒童講解防溺水“六不準”原則,并現場演示救生圈、長繩等救援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
為檢驗學習效果,社工通過趣味問答形式與兒童互動,“發現同伴落水應該怎么辦?”“哪些水域隱藏危險?”……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現場氣氛熱烈。
一名參與活動的兒童表示:“以前覺得會游泳就能下水玩,今天才知道還要看水深、水流和有沒有大人陪同!”
回到社區活動室后,社工及社區工作者組織兒童觀看溺水事故警示教育片,通過真實案例還原溺水場景,并展示救援黃金時間、自救技巧等知識。結合兒童認知特點,活動還播放了防溺水主題動畫短片,以生動畫面解析“盲目施救的危險性”“如何呼救報警”等要點。
活動同步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政策宣傳,社工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法核心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等六大保護體系,重點強調監護人職責、校園欺凌防治、網絡保護等熱點問題。
現場還發放了圖文并茂的宣傳手冊,幫助兒童及家長快速掌握求助渠道(如12345未成年人保護熱線)。
一名家長表示:“以前對政策一知半解,今天才知道孩子受欺負可以找哪些部門幫忙,特別實用!”
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此次活動通過“案例警示+互動學習+政策普及+實地體驗”的創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兒童的安全自護能力和家長的責任意識,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堅實保護傘。二七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推進“春風傳聲·民政政策宣傳行動”,通過“節日+政策”創新宣傳模式,定期開展低保、特困、臨時救助、高齡津貼、養老服務、殘疾人兩項補貼等多個領域的政策宣傳活動,打通民政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 陶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