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鄭州市“出彩河南人”綠城發布廳暨道德模范宣講活動在二七區舉行。活動以“大愛鄭州·善聚二七”為主題,近170名干部群眾現場感受榜樣力量,共沐文明新風。
在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宣講環節,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醫生周晶講述了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張效房的先進事跡。她的講述飽含深情,配合珍貴的影像資料,生動展現出張效房教授從醫86年、年逾百歲仍心系患者、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的崇高醫德,深刻詮釋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職業信仰,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活動同時介紹了鄭州市依托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體系,深化典型選樹工作實踐成果,展示了近年來涌現出的牛振西、周慧玲、任慶河等一大批先進典型事跡。二七區現場發布了優秀文明實踐項目及優秀網格員名單。
此外,活動現場設置二七區優秀文明實踐項目展區,生動呈現了從網格“生根發芽”的優秀文明實踐項目。觀眾穿梭其間,饒有興致地駐足觀看、聆聽交流:在“珺彧學堂”展位,瑯瑯書聲引人側耳;走進“康橋學堂”,童趣十足的非遺漆扇琳瑯滿目;“義修哥”和“我來幫”攤位前,待修的小家電堆得滿滿當當,志愿者正埋頭忙碌;“急救地攤”等點位,講解員的示范與互動更是引得人群聚集…… 展板上的圖文資料與現場的實景展示相得益彰,讓參觀者真切感受到這些惠及鄰里的項目如何將崇德向善的力量,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暖心服務。
近年來,鄭州市堅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充分利用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的組織優勢和數字優勢,探索建立“在網格中廣泛發現、在網格中常態培育、在網格中動態管理”的典型選樹機制,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全市先后獲評全國道德模范1人、提名獎7人次,“中國好人”127人(組),河南省道德模范(含提名獎)14人次,評選鄭州市道德模范203人次,為1400多萬市民群眾樹立了榜樣標桿和精神坐標。
作為鄭州市依托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體系深化典型選樹工作的典型代表,二七區通過網格員的日常走訪、群眾的積極舉薦,讓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深入街頭巷尾,織就了一張敏銳捕捉凡人善舉的“發現之網”。從鄭州火車站老年雷鋒團幾十年如一日服務旅客,到隴海大院用“集體守望”書寫鄰里情深,這些藏在市井煙火里的微光,共同匯聚成照亮城市的道德光芒。
此次活動成功展示了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和文明實踐成果,進一步深化了鄭州市公民道德建設,為城市精神文明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記者 蘇瑜 朱翔宇/文 馬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