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們縱論跨境人才新生態發展趨勢
當跨境電商的浪潮席卷全球,鄭州正試圖破解一道核心命題:如何將得天獨厚的樞紐優勢與深厚的文化積淀,轉化為數字貿易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7月21日,鄭州龍子湖學術交流中心內,中原(國際)跨境電商產業學院正式揭牌。這座由鄭州市政府聯合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共建的產教融合平臺,承載著為鄭州超百萬在校大學生注入實戰基因、縫合產業人才巨大缺口的厚望,更被寄予了以“文化賦能”實現彎道超車、重塑內陸開放新優勢的戰略使命。它的誕生,將成為鄭州重塑產業競爭力的重要一環,為鄭州落實“買全球、賣全球”戰略注入新動能。
樞紐天成 才路待通
回顧鄭州發展跨境電商的來時路,其綜合優勢確實令人矚目。作為全國最高等級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通聯天下”是刻在鄭州基因里的稟賦:2小時航空圈覆蓋中國90%以上的人口和市場,中歐班列業務遍及40多個國家150多座城市,“跨境電商+中歐班列+產業帶”質量齊升、加速融合,國際物流通道“鄭州速度”讓世界近在咫尺。疊加黃河國家戰略、鄭州都市圈、航空港實驗區、河南自貿區等多重國家戰略的賦能,鄭州發展的勢能毋庸置疑。坐擁150.8萬在校大學生人才儲備“富礦”,更是讓鄭州的未來充滿潛力。
但教育部公布的一組數據卻令人深思:企業招聘中67%的崗位因“技能錯配”空置,而畢業生中僅28%認為所學知識能直接應用于職場。全球跨境電商協會執行主席、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會長王馨直言:“這種‘知識堰塞湖’現象,折射出傳統教育模式與產業變革之間的深刻裂隙。”
在此背景下,中原(國際)跨境電商產業學院倡導的“課堂即職場”模式,打破了傳統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技能錯配”的隔閡。
依托鄭州龐大的職教基礎與在校生資源,嫁接深圳跨境電商協會帶來的全球前沿視野、頭部企業案例與實戰經驗,學院的核心使命是鍛造一批能真正馳騁于國際市場的“新商科”人才。他們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更要具備跨文化溝通的敏銳度、數字化運營的敏捷性以及供應鏈整合的全局觀。可以預見,學院落成后,將為鄭州跨境電商發展的引擎注入強勁的“人才燃料”,為重塑產業競爭力奠定基石。
輝煌起筆 突圍在即
解決了人才“有沒有”的問題只是第一步,如何讓人才生態真正活起來、強起來,進而驅動產業升級,已成為下個階段的關鍵課題。
作為跨境電商先行者,河南曾創下輝煌:2012年鄭州成為全國首批5個跨境電商服務試點城市之一;2014年首創的“1210保稅進口”模式成為中國海關監管方式之一,并被WTO和WCO作為案例向全球復制推廣;2022年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2000億元。
然而,在行業整體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河南的發展增速卻在逐漸落后于沿海省份。行業調研顯示,當前跨境電商行業人才缺口達400萬,其中既懂國際規則又通曉本土市場的復合型人才尤為稀缺。更值得關注的是,從業者年均流動率高達62%,折射出“培養—流失”的惡性循環。“起大早趕晚集”的尷尬,讓鄭州在沿海城市產業集群的虹吸效應下倍感壓力。人才生態建設的滯后,正制約著鄭州將交通樞紐的“硬實力”充分轉化為產業競爭的“硬支撐”。
王馨表示,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跨境電商1.0時期需要基礎運營人才,涵蓋互聯網運營、產業運營、供應鏈運營等崗位,可以根據垂直業務領域開展定向培養;2.0時期要求打造全能型人才,從業者既要精通產品與品牌運營,又要熟悉供應鏈管理、電商平臺規則及目標市場國別文化等;而到了如今的3.0時期,高層次人才梯隊建設已成為重中之重。在基礎人才之外,還要重點滿足知識產權管理、數據合規、跨境金融監管等領域的專業化需求。
人才短板不補,再優越的硬件和稟賦,也難以支撐起鄭州在全球數字貿易版圖中的雄心。破局之路,必然指向更深層次的人才生態重構與文化價值的深度挖掘。
育才筑基 文化鑄魂
面對挑戰,鄭州的破局之道清晰而堅定:一手緊抓育才筑基,解決核心人才供給問題;一手發力文化鑄魂,塑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產業學院正是“育才筑基”的核心載體。它的價值遠不止于每年培養數百名學員,更在于探索一種可持續的“人才—產業—城市”共生模式。通過深度推進“教學鏈—產業鏈—創新鏈”三鏈融合,學院致力于將鄭州超百萬在校大學生的潛力,精準轉化為市場急需的產業動能。
在此基礎上,鄭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提出,鄭州市將聚力做好“人才培育”“資源共享”“開放合作”“提質增效”四篇文章,為學院發展和企業成長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助力構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生態。
“文化鑄魂”則是鄭州區別于沿海城市、實現產業躍遷的“獨門秘笈”。業界普遍認為,在跨境電商邁入3.0時代的今天,單純的價格競爭或物流效率已非制勝關鍵,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品牌的文化認同感將成為核心競爭力。鄭州坐擁的厚重歷史文化遺產,正是其無可比擬的優勢。
當鈞瓷的窯變藝術通過3D建模走向世界,當少林功夫IP借短視頻煥發新生,當甲骨文數字活化項目成為文化出口爆款……一種以文化為引擎的跨境電商新范式正在中原大地上孕育,成為鄭州彎道超車的新機遇。
從內陸樞紐到開放前沿,鄭州正在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產業學院首批500名學員即將入學,他們鏈接著鄭州的交通優勢與全球市場,承載著中原文化出海的使命。當“鄭州制造”被注入文化靈魂,“買全球、賣全球”的愿景,即將在中原腹地迎來更精彩的演繹。
本報記者 李娜 魏瀅/文 唐強/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