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特崗教師招聘政策出爐。為持續強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2025年繼續推進實施“特崗計劃”,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從事鄉村教育工作,今年全省計劃招聘1875名特崗教師。政策咨詢電話0371—61172152,監督投訴電話0371—61172153。
應、往屆本專科畢業生均可報考
據悉,此次招聘面向兩類人員進行,均要求年齡不超過32周歲(1992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普通高校應、往屆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普通高校師范類專業應、往屆專科畢業生。報考者需普通話水平、身體和心理達標,志愿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
報考特崗教師的畢業生均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即所持教師資格證書的學段、學科與應聘崗位一致。具有高學段中小學教師資格的,可報考低學段崗位。持有小教全科教師資格的,對報考學科不作限制。應聘勞動教育崗位的,需持有中小學教師資格,對教師資格證書的學科不作限制。持有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頒發的有效期內《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或高等學校頒發的有效期內《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證書》的人員可以先行報考,并在辦理聘用手續前取得教師資格證書。
在崗位要求方面,應聘初中教師崗位的,應具備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應聘小學教師崗位的,應具備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或普通高校師范類專業專科學歷。
網上報名今日啟動,資格審查貫穿全程
特崗教師招聘報名采用網絡方式進行,報名網址為河南省特崗教師招聘網(http://tgzp.jyt.henan.gov.cn/)。
6月28日~7月2日,凡自愿參加河南省2025年特崗教師招聘的畢業生,可登錄河南省特崗教師招聘網站查閱招聘辦法,了解招聘范圍、對象、條件、報名程序、有關政策和注意事項等內容,按特崗教師招聘系統提示進行注冊,如實、準確填寫相關報名信息,選擇符合條件的職位進行報名。經報名資格初審合格的考生,可于7月11日登錄招聘系統打印準考證,并在筆試當天持本人準考證和身份證原件到指定地點參加筆試。
據悉,特崗教師招聘實行全程考生資格審查,考生可在報名期間登錄招聘系統查詢資格初審結果。報名資格復審在面試時由各設崗縣(市)組織進行。在考生報考及服務期內,如發現不符合報考條件、隱瞞有關問題或提供虛假注冊信息及材料等,將取消其特崗教師資格。
7月筆試,8月面試
筆試時間為7月13日上午9∶00~11∶00。筆試以閉卷方式進行,主要考試內容為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教育教學技能、新課程理念及教師專業標準等,突出對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的考察,滿分為150分。7月29日,考生可登錄招聘系統查詢筆試成績。
參加面試的考生筆試成績不能低于90分(報考體育、音樂、美術學科崗位筆試成績不能低于80分)。各地根據考生的志愿、筆試成績,以及設崗縣(市)分學段、分學科崗位設置數,按照一定的比例確定面試人選并公布名單。8月1日,考生可登錄系統打印面試通知單。
考生在面試前要參加面試資格審查,主要審查考生提供的有關證件和材料與網絡報名信息是否一致、真實等。各地組織面試時間為8月2~8日,主要考察應聘者學科知識、教師基本素養、語言表達能力、儀表舉止等,滿分為100分。
我省將按照考生總成績(筆試成績與面試成績之和)確定參加體檢人選,各地根據下達的特崗教師計劃數和招聘考核成績、體檢結果,確定并公布擬聘人員名單。
定向培養“碩師計劃”研究生免試
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為脫貧縣定向培養的“碩師計劃”研究生,不再參加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可直接聘用為特崗教師,服務期內安排在鄉鎮及以下農村學校任教。
生源地考生、參加過“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且服務期滿的志愿者、參加過半年以上實習支教的師范院校畢業生和碩士及以上畢業研究生,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
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優秀退役軍人、優秀退役運動員到中小學任教,綜合考慮服役年限等因素相應放寬年齡限制。
服務期3年,待遇同當地公辦學校教師
根據安排,擬聘特崗教師須參加崗前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師德教育、新課程理念、教材教法以及履行職責的基本要求等,培訓時間不少于30學時,由各設崗縣(市)組織實施。
政策明確,特崗教師服務期為3年,聘任期間執行國家統一的工資制度和標準(現行工資性補助標準為年人均3.88萬元),其他津貼補貼由設崗縣(市)根據當地同等條件公辦教師年收入水平和特崗教師年工資性補助水平綜合確定。特崗教師在工資待遇、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年度考核等方面與當地公辦學校教師同等對待。
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后,經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崗教師,在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總額內辦理入編手續,享受當地教師同等待遇;對服務期滿重新擇業的特崗教師,設崗縣(市)為其重新選擇工作崗位提供方便條件和必要的幫助。
省教育廳提出,各地在制定特崗教師招聘的面試考核、調劑遞補工作方案及就業崗位分配辦法時,要堅持同等條件下生源地考生優先的原則,并充分考慮特崗教師個體家庭因素,優先安排到相對較近的鄉鎮學校或村小、教學點工作,引導和鼓勵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后留在當地繼續任教。
記者 張競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