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德耀綠城 | 李翔“家”力量:在平凡中書寫非凡的家庭與社會擔當

        2025-06-0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在鄭州市中原區林山寨街道農業銀行社區隴海西路38號院,有這樣一個家庭,他們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平凡的生活中閃耀著非凡的光芒。這個家庭的主心骨——李翔,以其堅定的信念、無私的奉獻和深厚的家國情懷,書寫著一段令人動容的人生篇章。從家庭民主生活會到跨省救災捐贈,從樓院志愿服務到特殊黨費交納,李翔家庭以“黨建鑄魂、家風潤城”的實踐,詮釋了“全國文明家庭”的深度與溫度。他們的故事,是鄭州“德耀綠城”最生動的注腳。

        全國文明家庭——李翔家庭(左一為李翔)

        家庭港灣:溫暖與傳承的交織

        走進李翔的家,撲面而來的是一種溫馨和諧的氛圍。這是一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家中有97歲的奶奶和96歲的姥姥,歲月在她們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但她們的眼神中卻透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家人的眷戀。

        李翔深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在這個家庭里,“三多”成為獨特的風景線。獎狀獎杯多,他們家榮獲了“全國五好家庭”“全國抗疫最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等多項榮譽,這些榮譽見證了這個家庭的優秀與卓越;家庭會議多,基本上每月初,一家人都會圍坐在桌旁,召開家庭民主生活會,共同商量家里的大事小情,這種民主的氛圍讓每個家庭成員都感受到了尊重和參與的快樂;家里笑聲多,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相處融洽,歡聲笑語不斷,讓這個家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李翔和愛人楊曉秀相識于2007年5月1日,2009年12月24日領證,2010年10月1日舉行了浪漫的婚禮。李翔非常注重生活的儀式感,在他們家,七夕節、結婚紀念日等特別的日子都會特別慶祝一下,不需要多隆重,一起吃個飯、買個小禮物、看個電影之類的,簡簡單單,卻讓對方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

        在結婚十周年的時候,李翔精心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幅“幸福畫卷”。這幅畫中,記錄了他們從相識到相愛、結婚、過日子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畫面都充滿了回憶和感動。

        “這是2007年,我們倆剛認識,那時候我還在部隊,她在讀大學……”李翔一邊翻閱畫卷,一邊分享著這些年難忘的大事記。2008年,他到汶川抗震救災,女方在北京學習聲樂,兩人互相關心,彼此鼓勵;2009年登記結婚,“拿到本本啦”;結婚后,一起看過幾場音樂會,因為學音樂的楊曉秀喜歡看……2015年女兒出生,畫中多了寶貝的身影,孩子2017年得了第一張小獎狀也被記錄下來。2020年,疫情突如其來,身為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青年黨員干部,李翔堅守抗疫一線日夜忙碌;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任教的愛人楊曉秀駐守校園,為學生測溫護航,媽媽則在社區為志愿者送八寶粥……一家人積極參與抗疫的場景在畫中被記錄下來,也正是那年,全家入選“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當李翔送上這份特別走心的禮物并逐一解讀時,愛人楊曉秀感動得熱淚盈眶,“收到過很多禮物,這個最最難忘”。

        李翔的父母也是這個家庭的榜樣。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上過山、下過鄉,相濡以沫45年,從來沒有紅過臉、吵過架。照顧患病長輩38年,言傳身教“患難與共”。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包容。

        李翔(右一)與父親探望老戰士李志琴 受訪者供圖

        黨員擔當:奉獻與責任的堅守

        作為一名有著多年黨齡的在職黨員,李翔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擔當。

        在春節假日期間,當絢麗的禮花爭相綻放,喜慶的鞭炮聲連成一片之際,李翔卻穿上紅馬甲,主動擔任平安志愿者,到樓院內開展巡查。他用實際行動帶動樓院的居民增強維護公共安全的責任意識,保障了樓院和居民的安全。他的這一行為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看上去是那么微不足道,卻筑起了社會、社區、樓院的安全之城,為居民新年團聚提供了有力保障,讓轄區內的居民們度過了一個祥和文明、綠色環保的春節。

        從2017年開始,每年1月26日生日之際,李翔都會做兩件特別的事情。他會來到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大學路獻血屋,無償獻血400ML。轉眼間,已有9年。獻血屋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對他的這一“志愿習慣”都已熟知,也紛紛送上生日祝福。獻血結束后,李翔會趕往下一個目的地:銀行。他要繼續按照生日歲數乘以100元的標準,來交納一筆生日“特殊黨費”。這一“感恩習慣”,也是從2017年1月26日李翔的第三個本命年開始的。從3600元到4400元,增長的不僅是數字,更是一顆熾熱初心——李翔用熱血和赤誠踐行著共產黨員的使命,讓奉獻之光在歲月流轉中愈發璀璨。

        “一個是做奉獻,一個是盡義務!”李翔說,“我覺得只要內心陽光,才能處處正能量;只要積極向上,才能事事敢擔當!”

        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李翔隨部隊參與救援并榮立三等功,首次了解“特殊黨費”的意義,將當年全部工資用于支援救災。每年生日感恩、祝賀建黨百年、助力疫情防控……李翔這個黨員家庭已累計交納“特殊黨費”66000元。

        李翔堅持無償獻血

        社區服務:愛心與關懷的傳遞

        李翔不僅是家庭的頂梁柱、黨員的楷模,更是社區的熱心人。他用自己的愛心和關懷,為社區的居民們帶來了溫暖和便利。

        2020年起,為了滿足老年群體的審卡需求,李翔用自己的手機下載綠城通行APP,在家門口隴海西路38號院設立老年卡年審志愿服務崗位,一張桌子,一件紅馬甲,一部手機,全程不到一分鐘,快捷方便,深受老人們的歡迎。慢慢地,年審的居民多了,他的志愿范圍也逐漸向周邊樓院拓展。

        在李翔的帶動和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了服務隊伍——從1人到140人,志愿團隊服務觸角不斷延伸,金水區、二七區、高新區、惠濟區,更多的老年人享受便捷、快速服務。4月1日這一天,李翔帶領志愿者們在鄭州市5個網點年審了1600多張老年乘車卡,5年來他和志愿團隊已經累計為56317位老人完成了老年卡年審。

        奉獻愛心一直是這個黨員之家的底色。從2012年至今,李翔家庭積極參與公益愛心活動和愛心捐助活動,愛心涉及人群包括低保戶、送水工、環衛工人等多個群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們一家人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河南省慈善總會、鄭州市紅十字會等機構為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等累計捐贈約15萬元、15批防疫物資;家庭成員以購買助農的方式,多次采購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并送往附近的學校和幼兒園;在“愛心助學十幫一”“農業銀行社區‘五微’志愿服務”等活動中開展助學幫扶、助殘助困、孝親敬老等慈善活動,不斷貢獻著“家”力量。

        “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李翔和他的家庭就像喧囂中的一股清泉,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家庭的溫暖、什么是黨員的擔當、什么是社會的責任。

        他們的良好家風和奉獻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成為社會正能量的代表。他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堅守自己的信念,傳承良好的家風,勇于擔當責任,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去溫暖他人,去傳遞正能量。正如他所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們在努力打造幸福小家的同時,也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幸福和美好。”

        記者 蘇瑜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趙青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