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風物鄭州 | 鄭東新區龍湖:“如意”新城結明珠

        2025-06-0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從空中鳥瞰,鄭東新區龍湖湖形酷似神龍,由此得名。《周禮·職方》記載,“河南曰豫州。其澤藪曰圃田”。澤在今鄭州、中牟之間。它北通黃河,東連濟水、蒗蕩渠,水盛則北注,渠溢則南播。“圃田大澤”也是先秦“天下九澤”之一。《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記: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鄭東新區龍湖歷史上為圃田澤一部分,清末時期湖水泱泱,這里還能行船捕魚。隨著歷史的變遷,圃田澤已不復存在,但這里地下水位較高,近5平方公里都是魚塘。根據特有地形條件,鄭州市開啟了龍湖工程建設,2012年10月18日,鄭東新區龍湖正式蓄水,演繹出“滄海桑田幾度變,龍湖今朝蓄水來”的詩意篇章。

        世界F1H2O摩托艇錦標賽連續兩年“入駐”龍湖

        河湖安瀾 “如意”城市點睛之筆

        從空中俯瞰鄭東新區,以千璽廣場“大玉米”為地標的CBD環形建筑群,與龍湖中央的龍湖金融島遙相呼應,透過中間碧波紐帶如意河牽手兩端,巨型“如意”城市形態渾然天成,蔚為壯觀。

        龍湖作為鄭東新區生態水系的核心,水域面積約6.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處約7米,蓄水量達到2680萬立方米,相當于兩個西湖,滿足了調蓄削峰、水質凈化、生態展示等功能,是鄭州市區最具標志性意義的水域景觀。

        龍湖區域作為巨型“如意”城市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鄭東新區城市規劃中的點睛之筆。它充分延續了環形共生、新陳代謝的城市設計理念,拓展了生態交錯帶概念,創新融入中原山水格局,40平方公里的龍湖土地上,一座景觀優美、環境宜人、富于水景特色的宜業、宜居、宜商、宜游城市新區拔地而起。

        近年來,鄭東新區持續對龍湖區域不斷提升,再現“圃田大澤”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畫卷。

        2012年蓄水成功后,2014年啟動生態公園、北三環東延生態廊道等一大批生態工程,完成綠化513公頃。

        2016年結合“海綿城市”理念相繼建設西運河足球公園、龍湖森林公園、濱湖濕地公園等。

        2018年,龍湖與如意湖、象湖等湖泊,結合人工湖、運河等紐帶,形成鄭州龍湖水利風景區,獲批“國家水利風景區”。

        2022年,面積1.07平方公里、被譽為“河南陸家嘴”的龍湖金融島正式開島,一個集金融、商務、商業、旅游等多種業態的城市地標“開門納客”。

        經過連續多年的持續建設,龍湖區域山水相映,長橋臥波,散發著文藝清新“慢時光”,實現了“河湖安瀾、水清岸綠、人水和諧、景美文興”的美好愿景。

        和諧共生 “天鵝之城”百步一景

        初夏時分,鄭東新區龍湖湖面成群結隊的疣鼻天鵝劃過城市天際,迎著朝暉追逐飛舞,疣鼻天鵝與天南海北的人們在這里相遇相識相知,描繪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畫卷。

        2020年初,幾只疣鼻天鵝在北龍湖濕地公園安家,成為鄭州首批“天鵝來客”。隨后幾年,越來越多的疣鼻天鵝在此繁殖,也讓鄭州擁有了“天鵝之城”的新稱號。

        萬步綠道、百步一景,秀美景色勾勒出龍湖生態輪廓,行走在鄭東新區龍湖,滿眼翠綠,讓人心曠神怡。龍湖區域綠地總面積有1000多萬平方米,建設注重規劃先行、先進理念貫穿始終,以“綠環圍繞、綠線穿插、綠點均布”為布局特色,合理安排各類綠地,實現了碧水與長天一色、自然與城市共生的和諧景象。

        縱觀整個龍湖區域,主要以鄭州地域性植物和園藝為主,種植喬木、灌木、水生植物等近200種,吸引了天鵝、白鷺、水鴨、鴛鴦等20多種野生生物到此棲息,創造了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格局。

        與此同時,龍湖區域持續引入“生態城市”“新陳代謝城市”“海綿城市”等先進理念,運用低碳節能技術,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進行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景觀豐富、節點鮮明、功能穩定的生態體系。

        匠心獨具 文旅體推動城市精彩出圈

        龍湖之美,與其設計精巧、山水相依的自然風光密不可分,在這里,人們能夠真切觸碰到“城在林中”“橋在水上”“水在城中”的絕世美景。

        龍湖水域內3座小島形態各異、千姿百態,賦予了這片水域的神秘與靈氣。

        秋葉島取自于島上有很多的紫葉李,紫葉李的葉子常年紫紅色,枝干為紫灰色。

        石榴島因在島上種植了很多石榴樹而得名,除去石榴的食用價值,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石榴樹姿優美,花期長達數月。每年5月到7月島上開滿了石榴花。

        桃花島位于石榴島和秋葉島的中間,這3座小島散布在龍湖的中央,目前已成為白天鵝、白鷺、水鴨等“小伙伴”的棲息樂園。

        鄭東新區龍湖區域有著造型各異的橋梁,它們既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城市一道美麗風景。

        北三環跨東運河橋長192米,為雙幅獨塔雙索面不對稱斜拉橋結構。橋梁外觀借鑒了戰國時期“布幣”的樣貌,其立面造型生動、簡潔挺拔。

        北三環跨如意運河橋長150米,橋梁外觀造型取自“宮燈迎賓”的理念,橋梁中墩處飾以景觀塔,同時兼做觀景平臺。

        龍湖內環路跨北引水渠橋全長210米,橋形設計采用“鼎”的形態,寓意“鼎盛中原”。

        隨著龍湖區域的建設逐步完善,不僅吸引了大量的鄭州市民前來休閑健身,也引來了眾多重量級文化體育項目。近年來,先后有龍湖杯中華軒轅龍舟大賽、環龍湖全民健步走、環龍湖國際自行車賽、環龍湖國際小馬拉松、龍湖杯足球聯賽等40多項大型活動落地龍湖,更有世界F1H2O摩托艇錦標賽這樣的重磅國際賽事連續兩年“入駐”……國際高水平賽事的到來,讓世界聚焦鄭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現代化的城市形象。

        記者 覃巖峰 通訊員 戚雨荷 李哲卓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趙青

        相關新聞

        1. <b id="e86i4"><div id="e86i4"></div></b>
        2. <dfn id="e86i4"><video id="e86i4"></video></dfn>
          <xmp id="e86i4"></xmp>

        3. <b id="e86i4"></b>

          1. <tt id="e86i4"></tt>
            <b id="e86i4"></b>
            <xmp id="e86i4"><source id="e86i4"></source></xmp>
            少妇性l交大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