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鄭州商都書院街考古工地推出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端午·城市考古體驗課堂”活動。這場活動以全新的方式,讓沉睡3600年的商代文明“蘇醒”,為游客們帶來了一次難忘的文化之旅。
書院街墓地作為鄭州商城近年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其出土的金覆面、玉戈等數百件珍貴文物,無不彰顯著商代文明的輝煌。而此次“端午·城市考古體驗課堂”活動,正是以這些珍貴文物為背景,通過互動游戲和考古發掘體驗,讓游客們親身體驗商代文明的魅力。端午假期首日,涼爽的天氣對外出游玩的觀眾來說十分“給力”。步入端午時節的“城市考古體驗課堂”——鄭州商都書院街考古工地,白色蝴蝶翩然飛舞在茂盛的草地上,橙色、藍色的露營帳篷猶如花朵盛開在考古工地,手持“寶藏任務書”的游客接踵而至,繪就一幅忙碌而歡快的“端午考古圖”。
“我之前來過這里,發現過去古老的歷史竟然通過互動游戲、考古體驗呈現出來,覺得特別有意義,假期就帶孫子來參與一下。”5月31日,市民趙女士帶著6歲的孫子然然來到了“城市考古體驗課堂”,在孩子動手體驗的過程中邊講解、邊引導:“現在你知道考古是干什么的嗎?”……在趙女士的引導下,然然也對考古、對鄭州的歷史有了初步的認知。
12歲的小張也在父親的陪伴下參與“龍舟競渡”,只見他雙手拉動線繩操縱“龍舟”,穿過“五毒陣”、沿著“汨羅江”一路過關斬將,終于將龍舟駛向終點贏得了比賽;在“射五毒”游戲中,小張拿著游戲弓箭將箭頭一一射入代表五毒的圓孔中;“一球破五毒”則模擬保齡球的玩法,讓游客在運動游戲中“破五毒”。“游戲挺好玩的,而且很契合端午節的氛圍。”一一體驗游戲后,小張意猶未盡地開啟了下一站體驗。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個探方剖面,不同顏色的土層是不是像千層蛋糕?但是它們的每一層,都是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沉淀……”活動現場,一群身著研學團隊服裝的小朋友在老師生動的講解中,仔細觀察著的商代文化層的痕跡。“這個考古課堂的體驗比書本中的文字講解生動多了,孩子們也都很喜歡。”帶著孩子參加活動的陳老師介紹,她曾多次帶著研學團隊這里參與活動,每次孩子們的反饋都很好。“我帶的學生基本以5至12歲的為主,他們的觀察能力很強、好奇心比較重,正是學習了解我們城市歷史的好時候!”
在“書院街的答案”互動區,30塊可翻轉的圓形展板組成一面知識墻。正面是青銅器、卜骨等文物線描圖,背面則藏著商代文化“密碼”,8歲的小游客樂樂連續翻轉12塊圓板,興奮地拉著工作人員求證:“商朝小朋友也過端午節嗎?”在工作人員的啟發下,樂樂也記住了商代雖然沒有端午節,但那時的人們已有夏季驅邪習俗的“冷知識”。
據了解,“城市考古體驗課堂”2024年6月推出以來,常態化開放,堅持在考古發掘現場、用出土文物講述真實考古過程,逐漸成為深受游客認可和喜愛的“考古品牌”。此次端午節活動,更是將專業考古與節日民俗巧妙結合,既彰顯了鄭州商都的歷史厚度,又讓文化遺產真正“活”在當下。“遺址+傳統節日+考古體驗”的活動方式,讓三千多年的商都記憶正以最鮮活的方式融入現代生活。
記者 左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