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走進各大藥店,經常會看到琳瑯滿目的維生素C產品,店員也會竭力向顧客推薦,宣傳服用天然維生素C的好處,大到心血管疾病,小到感冒、口腔潰瘍,甚至美容護膚,維生素C都能發揮重要作用。這些所謂的天然維生素C,小小一瓶就要百十元。那么,這和幾元一瓶的維生素C有什么區別?與合成維生素C(藥品)相比,天然維生素C真的更好嗎?哪些人該服用維生素C?近日,記者進行了探訪,聽聽藥物學醫生怎么說。
3元一瓶的維C不受藥店待見
5月27日,來到汝河路一家藥店,店員正向一名顧客推薦一款天然維生素C:“作用大著呢,增強免疫力,牙齦出血的,保肝護肝,好多心腦血管增加血管壁彈性。”
在藥品專柜維生素C展臺,店員又推薦了幾款,強調都是天然的,吃著肯定好。其中標價一瓶48元的,還有108元的,“這個就跟吃口香糖一樣,沒啥講究”。
當顧客提出家人要買小瓶子的幾塊錢的維生素C時,店員拿過來,說是3元一瓶,但強調“這是化學合成的,西藥,吃多了不好”。
在淮北街一家藥店,聽說記者要買小瓶維生素C,一名女店員提高音量說:“這是藥,含量太高了,正常人不能隨便吃,一般都是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讓吃才能吃”。
她隨后指著貨架上幾個天然維生素C品牌,“這些都沒有副作用,而且同樣也是補充多種微量元素。”
在記者堅持要買3塊錢維生素C時,店員仍不情愿,最后直接拿過來一款維生素C咀嚼片,“這個也是藥,但吃這個比那個強”,價格為39.8元。
正常人需要補充維生素C嗎?
維生素C(VitaminC)也叫“抗壞血酸”,它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種營養成分。人體長期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壞血病,引起牙齦出血、牙齒脫落、皮膚問題,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幾百年前的大航海時代,很多海員出海后經常死于一種疾病——壞血病,后來發現就是因為缺乏維生素C,所以維生素C才被人們稱為“抗壞血酸”。
對于正常人來說,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C?從我國的調查數據來看,中國65歲及以上居民平均每天維生素C的攝入量是71.8毫克,中位水平為每天59.5毫克;18~35歲成年人平均每天的維生素C攝入量是每天56.41毫克,而人體的健康推薦量是每天100毫克。
可以看出,很多人存在維生素C攝入不足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水果蔬菜吃得不夠。所以,每天適量地吃維生素C沒有壞處,甚至是益大于弊,而且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安全性比較高。
天然維C與合成維C有何不同?
市面上維生素C產品有很多,有的兩三元一瓶,有的百十元一瓶。那么,天然維生素C和人工合成維生素C有啥區別?
鄭州人民醫院藥物學副主任醫師徐玲表示,從人體補充維生素C的角度,天然維生素C和人工合成維生素C根本沒有區別。首先,從結構上來說,天然維生素C和人工合成維生素C的化學結構完全一樣,二者只是來源方式不同。天然維生素是從食物中提取的維生素,合成維生素是利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造出的、具有相同成分的維生素。而且維生素C是化學物質,人體也是由各種化學物質組成的,水、氧氣、二氧化碳等所有物質都是化學物質。大家不用對化學物質過度恐慌,它無處不在,也是組成人體所必需的。
其次,從作用來看,天然維生素C與人工合成維生素C完全相同。維生素C本身就是一種化學物質,無論是化學合成的、發酵生產的,還是從天然食物中提取的,只要結構一樣,作用就完全一樣。
實際上,天然維生素C和人工合成維生素C最大的區別就是價格,天然維生素C一般賣得貴一些,而3元一瓶的人工合成維生素C就已經足夠好。
過量補充維C會增加泌尿系統結石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蔬菜和水果不僅含有維生素C,還含有類胡蘿卜素、維生素E、維生素B族、鐵、鋅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很多營養學研究發現,多吃蔬菜水果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的風險。
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里的維生素C最多,按照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吃500克蔬菜、250克水果,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維生素C。比如柿子椒、芥藍、豌豆苗、菜花等蔬菜,酸棗、冬棗、獼猴桃、山楂、草莓等水果,維生素C的含量都很豐富,平時不妨多吃一些。
鄭州人民醫院藥物學副主任醫師徐玲表示,補充維生素C的情況包括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飲食中水果蔬菜攝入量少,或者存在某些疾病,如貧血等。補充維生素C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至于吃天然的維生素C還是人工合成的藥品維生素C,徐玲說,她自己也是買那種藥品維生素C,幾塊錢一瓶即可。因為藥品的質量控制比保健品更高,成分含量可以精確到毫克,保健品相對來說要寬松一些。如果是患者有醫囑,或者因為疾病需要補充維生素C,還是建議優選這個藥品維生素C,更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而且要適度補充,不要過量。因為,無論是天然維生素C還是合成維生素C,都不是補充得越多越好,過量也不利健康。成年人每天最高攝入2000毫克維生素C是可以耐受的。如果長期吃大量的維生素C,會增加泌尿系統結石的風險。所以建議大家吃的時候,別超過這個量。
記者 魯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