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多平臺的轉播讓觀眾實現了“看賽自由”,可以坐在電視機前隨時切換到任何一個賽場。于是看賽過程也成了阿甘媽媽口中的那盒巧克力,你不知道按下遙控器按鈕后的那一刻會看到什么。奧運會剛到第二個比賽日,就已經意外頻發,戲劇性十足。驚喜、驚險、驚嚇、驚恐,各種口味兒的巧克力紛至沓來。
女籃“男籃化”?
如果像我這樣在最后27秒中國女籃還領先5分的時候換頻道,無疑還是幸運的。因為比起來事后知道她們竟然最終被對手翻盤,目睹了大起大落的全過程,才是真正的煎熬。
男子三大球全部無緣奧運會,女足也沒能來到巴黎,女排的競爭力肉眼可見地在下降,曾經拿過世錦賽亞軍的中國女籃自然成了中國三大球的首席擔當。盡管熱身賽戰績糟糕,但李月汝和李夢最后時刻的回歸還是讓人對這支球隊充滿期待。
面對強敵西班牙,中國女籃雖然失誤頻頻,但靠著進攻端的穩定發揮,局面還“整體可控”,一直也都保持領先。但誰也沒想到最后時刻竟突然斷電。兩次全無必要的犯規,但凡少一次,她們就殺死了比賽,然而世上沒有如果。從口型可以清晰地知道坐在場邊的姚明在大聲提醒隊員“不要犯規”,但眼睜睜地看著低級失誤就這么出現,很難想象經歷過無數大場面的前NBA巨星當時是怎樣的感受。常規時間的失誤在加時賽最后時刻又被復制,在落后3分的情況下,不選擇3分遠投,還只打2分,隨后還放棄了犯規戰術,就“靜等”終場哨響起。這些普通球迷都知道的合理戰術選擇,經驗豐富的職業球員們竟然反其道而行之,當真是匪夷所思。
歸隊不久的李月汝當場砍下31分和15個籃板,一個身高2米的大中鋒,不僅負責內線強攻和搶籃板,還能有精準的3分投籃,對于她,真的不能再要求更多,而有了如此出色的“小寶”,中國女籃還是與勝利失之交臂,球迷的憤怒自然也就可以理解。
去年的杭州亞運會,中國女籃在最后9秒絕殺日本,精妙的戰術安排與被菲律賓翻盤的中國男籃形成鮮明對比。就像人們總拿中國女足來揶揄中國男足一樣,那一次,男籃也淪為了女籃的背景板。然而,時間過了不到一年,原有的神奇完全消失,業余的錯誤卻接二連三。中國男籃的墜落過程被稱為“男足化”,真的不希望中國女籃朝著“男籃化”發展。輸掉了首場比賽之后,原本光明的出線前景頓時暗淡下來。主教練鄭薇去年在杭州的那句“關鍵時刻中國女籃從來沒掉過鏈子”言猶在耳,這時候姑娘們是時候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了。
沒有誰想一直輸
第二個比賽日,中國射擊隊又奪金了,而且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原本并不被看好的謝瑜在男子10米氣手槍決賽中最后三輪接連突破了意大利選手的兩重封鎖,逆轉登上最高領獎臺,為代表團送上了驚喜。
事實上,如果運氣再稍微好那么一點點的話,當天的最大驚喜應該是來自中國女子射箭隊。在射箭項目上,韓國歷來是“夢之隊”般的存在,但三位中國姑娘硬是在落后兩盤的情況下扳平比分進入附加賽,最后只是以微弱劣勢惜敗,不過這樣的表現已經大大超出了人們預期。韓國射箭隊最終拒絕了冷門出現,在乒乓球賽場上,肩負著收回混雙金牌重任的孫穎莎/王楚欽也拒絕了冷門,在四分之一決賽中遭遇了中國臺北組合林昀儒/陳思雨的強力阻擊,比賽打得格外膠著,兩人也一度落后,不過最終還是憑借豐富的經驗涉險過關。
在泳池中,中國隊再收獲一枚銅牌,如果說張雨霏在兩位美國選手夾擊下沒能拿到100蝶的金牌還在意料之中的話,那么覃海洋在男子100蛙的決賽中僅僅名列第七,確實讓人大跌眼鏡,而近來有些沉寂的徐嘉余則在男子100仰的半決賽中高居第一。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中國游泳的奪金點還有挺多,泳迷們還需要保持耐心。
“我終于沒輸了,每次都輸,這次終于贏了.......”拿到女子重劍冠軍的中國香港選手江旻憓賽后激動到哽咽。年少成名還是名校學霸,江旻憓身上早早就貼上了成功的標簽,但這些都阻擋不住她對失敗的排斥,對勝利的渴望。
同屬奧林匹克精神,“重在參與”和“更高、更快、更強”看似悖論,實則有內在聯系,如果不追求“更高、更快、更強”,你可能連參與的機會都沒有。競技場上,沒有誰喜歡輸,也沒有誰會一直輸,但前提是自己首先不認輸。
記者? 郭韜略